期刊文献+

显失公平规定的解释论构造——基于相关裁判经验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4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我国《民法总则》第151条有关显失公平规定的正确适用,有赖于对既往相关裁判经验的吸收、调整与完善。显失公平的客观要件事实与主观要件事实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权重比例,应借鉴"动态体系论",注重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量。在受损害方的客观利益损失极为严重时,显失公平的主观要件事实仍不可或缺,但对其可能得出表见证明之结论。鉴于有关违约金调整的规定、有关海难救助报酬或居间报酬调整的规则与有关显失公平的规定之功能界分更加明显,法院应在必要时就当事人是否还需请求酌减违约金或酌减报酬进行释明。在显失公平的主观构成要件中,"缺乏判断能力"的原因包括缺乏一般生活及交易经验;应在消费者合同中补充"利用对方非理性状态"的情形;应扬弃"利用优势"的裁判经验,补充"利用依赖关系"的情形。在原有的显失公平情形下的法律行为可变更之规定被删除后,应扩张部分撤销的适用范围,以构建有层次的救济体系。
作者 武腾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Law Scienc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中间商合同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7YJC82005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合同基础事实错误的类型 救济与体系安排"(项目编号:15MSFJD82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