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承乡土音乐与创新音乐教育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新时代,传承、保护和发展我国乡土音乐是我国音乐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我国原生态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其中,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民歌便是在原生态民歌的土壤中孕育成长,特别是广西壮族的乡土音乐——山歌,独具特色,在传承乡土音乐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壮族山歌,被选入我们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坡县的山歌有各种形式,具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价值。那坡县山歌具有家教传承的特色,当地的壮族劳动者都善于用山歌来总结日常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长辈用山歌中的人生哲理来教育后代,特别是那坡县的当地政府也在运用那坡县老百姓的民歌宣传党的政策,使当地民歌的教化功能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他们运用了口头传播和媒体传播的形式来传播山歌,加速了广西壮族山歌的传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打下了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让采风融入音乐教育;让民间音乐故事融入音乐教学;让世界级文化品牌《刘三姐》山歌萦绕校园上空。通过解读《刘三姐》主题歌,赏析《刘三姐》山歌,演唱《刘三姐》山歌,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乡土音乐的传承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使这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花永远开在祖国南疆——广西美丽的各大校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才是经典的。传承乡土音乐,创新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作者 张计
出处 《知与行》 2017年第12期80-83,共4页 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金 2013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专项基金课题"古琴音乐文化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价值研究"(QNYB1303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杨宁宁.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J].民族文学研究,1998,16(1):64-67. 被引量:12
  • 2周凯模.少数民族宗教乐舞与宗法文化[J].音乐研究,1991(4):71-78. 被引量:5
  • 3牛永勤.刘三姐与壮族山歌文化[J].中国教师,2005(11):24-25. 被引量:8
  • 4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03
  • 5杨秀昭,等.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M].1989.93
  • 6广西博物馆古陶瓷精粹[M].文物出版社.2002.91.
  • 7闻人军.考工记[M].巴蜀书社,1996.58
  • 8杨树.试论壮族师公的传承与师公技艺的传习[A].红水河文化研究[C].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602.
  • 9青海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5,(5).
  • 10《中国乐器图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39.

共引文献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