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代诗话中的诗意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宋代诗话对诗意进行了多方面的建构 ,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从审美本体角度 ,明确标树“意”为诗歌创作和欣赏之本 ;二、在诗意表现上则反复申论了意在言外、立意深远、合于风雅之义等一系列要求 ;三、从意与言、与境、与因袭、与用事、与偶对的关系角度具体探讨了诗意的创造。此三维视域的开掘 。
作者
胡建次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宋代诗话
诗意论
标树
建构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曾祖荫.
“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6):55-60.
被引量:6
2
陈伯.中国诗学观念的流变[J].中国诗学,199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曾祖荫,来非时.
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98-105.
被引量:5
2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A].陈子昂集[M].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
3
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A].樊川文集:卷十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
中华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成果.《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第四编,第一章(有删改).
5
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或传[M].注引何劭.荀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A].宋书:卷六十九[C].四部备要本.
7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六十八[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9
皎然.诗式[A].丛书集成初编:第80册[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 985.
10
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A].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十八[C].四部丛刊影印本.
共引文献
5
1
王世海.
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67-91.
2
胡蓉.
厚重且通达——浅析《滹南诗话》之鉴赏论[J]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3):33-35.
3
李国辉.
中国诗文评“以意为主”说渊源考辨[J]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48-52.
4
吴兴明.
重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J]
.文艺研究,2016(3):5-17.
被引量:14
5
李桂奎.
以“意”为魂:中国写人文论谱系重构方略[J]
.江海学刊,2019(3):199-20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文师华,徐敏.
王若虚的诗学观[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2):106-112.
被引量:2
2
再论谢榛“以盛唐为法”[J]
.中国文学研究,1996(2):59-65.
被引量:3
3
朱恩彬.
谢榛及其《四溟诗话》[J]
.山东社会科学,1987(3):51-56.
被引量:2
4
张晶.
王若虚诗学思想得失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0(2):45-49.
被引量:3
5
张晶.
论谢榛的诗学思想[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4(1):80-85.
被引量:3
6
刘志伟.
陆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4):97-102.
被引量:2
7
胡建次.
中国古代文论情景论的承传[J]
.社会科学辑刊,2006(4):206-212.
被引量:3
8
郭绍虞编撰,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
罗思美.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说.枣庄师专学报,2000,17(1).
10
陶水平.王夫之诗学'一意''一笔'论新识.上饶师院学报,2000,20(4).
引证文献
2
1
胡蓉.
厚重且通达——浅析《滹南诗话》之鉴赏论[J]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3):33-35.
2
潘林.
《文赋》“文”“意”论在明代的承袭与重构——以谢榛《四溟诗话》为中心[J]
.学术交流,2022(2):169-178.
1
胡建次.
陆时雍诗歌批评对“韵”、“趣”、“味”的运用与阐说[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1-5.
被引量:1
2
王顺贵.
李白对清真诗风的标树和发展[J]
.船山学刊,2009(4):170-173.
3
蒋德均.
试论诗歌语言的弹性与张力及其成因[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2):12-15.
4
朱艳玲.
论沈从文的审美趋向[J]
.语文建设,2013(10X):47-48.
5
黄莉.
在这里和你相遇——读蒋韵的散文[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7):27-27.
6
姚锦莲.
试论琼瑶小说的古典美[J]
.科教文汇,2008(32):260-261.
被引量:1
7
姜春.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无我之境”[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4):93-97.
8
宫凤华.
风情摇曳的端午[J]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3(6):8-9.
9
羲水羽衣.
焉得谖草[J]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09(6):60-61.
10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J]
.意林,2009,0(23):66-66.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