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哲学的融通——张曙光教授访谈录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张曙光.接着讲:“接什么”、“讲什么”——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7(2):42-47.
-
2孙正聿,欣文.哲学反思之路——孙正聿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2,34(9):105-112. 被引量:1
-
3荆雨.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访郭齐勇教授[J].哲学动态,2003(8):3-7. 被引量:2
-
4张曙光.自爱·仁爱·正义——试论中西伦理观的异同及当前的道德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1997(6):34-40. 被引量:4
-
5高惠珠.历史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之我见——兼与张曙光、邹明武二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7(7):11-17. 被引量:3
-
6方国根,罗尧.中国哲学的反思与未来走向──张立文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1(7):10-13. 被引量:3
-
7邹明武.关于社会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和主观因素的关系问题——与张曙光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6(10):44-49. 被引量:3
-
8人生的原则与人生的张力[J].哲学动态,1995(12):36-36.
-
9高清海.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J].江汉论坛,1997(7):79-80. 被引量:4
-
10张曙光.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J].教学与研究,1996(2):27-3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