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阐释论的“公共”空间与“理性”维度——兼及视觉阐释的公共表达与现代表征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对文本意义的一种理性认知活动,文学阐释不仅体现为阐释主体对文学文本的阅读体验、理性反思及其意义转化,同时也蕴含着主体自身的审美感悟、文化记忆及其对文本价值的现实重构。某种程度而言,文学阐释不仅是文本意义的客观书写,更是基于阐释主体认知、体验与感悟之上的主观创造。正是因为阐释本身的主观性征,使得文学阐释潜隐着多元化偏向的可能,进而造成了张江先生所谓的"强制阐释"的现实图景。
作者 张伟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项目编号:17ZDA26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新安刻本中的图像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6D13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图像时代视觉艺术图式的表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6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1

  • 1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136-144. 被引量:187
  • 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 5贝尔 丹尼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年..
  • 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6月版..
  • 7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9波斯特 范静哗译.《信息方式》[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8页.
  • 10布尔迪厄著.《关于电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87页,第71页,第70页,第14页,第44页,第65页,第62、87页.

共引文献870

同被引文献5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