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 奋力谱写高校科技工作新篇章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目标。在新时代,高校科技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承担新使命,谋划新作为,加强原创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培育领军人才,努力把高校打造成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创成果的策源地,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
作者
杜占元
机构地区
东北大学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7,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科技
科技工作
篇章
科技强国
教育强国
国家战略
领军人才
基础研究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71
1
吴颖,崔玉平.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25-36.
被引量:66
2
李如密.
教学艺术:高校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1):70-74.
被引量:5
3
沈能,宫为天.
我国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实证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J]
.科研管理,2013,34(S1):125-132.
被引量:64
4
周静,王立杰,石晓军.
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1):109-117.
被引量:66
5
鄢晓彬.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143-146.
被引量:31
6
张海燕,陈士俊,王梅,李鑫.
2002~2005年间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109-114.
被引量:27
7
施星国,张建华,仲伟俊.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4):106-113.
被引量:36
8
孙伟,高建,张帏,王德保,冯冠平.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J]
.科研管理,2009,30(5):69-75.
被引量:75
9
曲雁,孙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分析与评价指标的构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250-253.
被引量:8
10
刘兴凯,张诚.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3):55-67.
被引量:126
引证文献
7
1
刘学政.
面向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新发展[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4):18-22.
被引量:1
2
兰明尚.
新时代示范性应用型高校“12345”发展模式探析[J]
.三明学院学报,2019,36(3):90-95.
被引量:3
3
袁旦.
地方高校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9(11):39-41.
被引量:22
4
罗洪光.
科教融合的教学探究——以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5):86-90.
被引量:13
5
刘晓平.
论“天长模式”——合肥工业大学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新探索[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1):1-6.
6
吴娴,刘莉,刘念才.
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体系的构建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1):18-25.
被引量:5
7
吴颖,崔玉平.
长三角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基于沪、苏、浙、皖41市的实证分析[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104-117.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周勃,费朝阳,李慧,俞方艾.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9):16-19.
被引量:2
2
窦超,杨娜,王晓峰.
科研与工程素养并举、注重综合能力提升——“高等钢结构理论”课程建设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2023(3):111-115.
3
谢忠局,马亚东,杨正东.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4):165-168.
被引量:7
4
孙巍.
基于“高校-研究基地-企业”三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248-249.
被引量:1
5
邓建良,刘甜甜,张巍,郑恒斌.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2):32-34.
被引量:1
6
郭志明,向阳辉,陈子暄,朱宗铭.
新时代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7):17-19.
被引量:6
7
卢雯君.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以《财政与金融》教改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2):80-81.
被引量:4
8
陈文兴.
跨界与融合:地方高校“三创合一”培养“三创”人才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34-40.
被引量:19
9
郑召.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3(29):76-78.
被引量:1
10
吴中超.
“双链融合”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2020(4):44-50.
被引量:13
1
刘双清,杨友才,陈光辉.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策略探讨[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8(1):17-20.
被引量:1
2
宁甜甜,宋至刚.
高校科技工作者政策感知水平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认同度的调节效应[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450-456.
被引量:8
3
冯维林.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J]
.榆林科技,2017,0(4):4-5.
4
连平.
发展科技金融 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J]
.南方企业家,2017,0(12):50-53.
被引量:1
5
薛继坤.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连云港科技创新发展[J]
.大陆桥视野,2017,0(10):42-47.
6
滕冀.
万钢参观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以实际行动献礼十九大,福田欧辉引领中国制造迈进新时代[J]
.人民公交,2017,0(11):82-83.
7
曹国宏,曹怡然.
不辞羸病卧残阳——记农民育种专家于松昌[J]
.农家参谋,2017,0(2Z):30-37.
被引量:1
8
简讯一束[J]
.金秋,2018,0(1):48-50.
9
董浩.
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分析[J]
.山东纺织经济,2018,35(1):19-20.
被引量:2
10
黄庆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中的钱三强[J]
.名人传记,2018,0(1):78-83.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