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电影:文学影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以巴蜀文学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当前"互联网+"、"微"时代,微电影以其传播的迅捷性、广泛性特点及良好的宣传效应,已经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文学影视产业发展的新路经。巴蜀文学浪漫传奇多,地方风情多,诗词歌赋多,文学家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兼具豪侠气与脂粉气的双重特色,与微电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打造巴蜀文学微电影系列,对巴蜀文学、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巴蜀地域文化记忆重构与特色文化品牌塑造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蒋林欣 岳湛
出处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9-22,28,共5页 Sichuan Provincial Correspondence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ors Journal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巴蜀文学影视产业化与特色文化品牌塑造"(课题编号:15SA0191)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现代设计与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巴蜀文学影视产业化与地域文化记忆重构"(课题编号:MD15E018)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课题"四川文学的影视产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4B003)的部分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美]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336页.
  • 2.《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9至20页.
  • 3徐海龙.《微电影及其跨媒体整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1日.
  • 4陈新焱等.《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南方周末》,2012年3月29日.
  • 5约书亚·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 6史可扬.《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冲击及辨析》,载周星、郭必恒主编:《多元艺术交融与艺术学科建设思考》,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 7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编:《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报告》,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
  • 8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M]{H}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 9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10闵云霄.8集微电影换来1亿元广告费[N].中国企业报,2012-10-30 (008).

共引文献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