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约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制约其深入发展的因素也逐步显现。本文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及制约其深入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作者
王雯丽
谢芝丽
李奎
李强
机构地区
河南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
出处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期266-268,共3页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1
田春华,曹丽亚,陈易新.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尚需解决的问题[J]
.中国药房,2004,15(3):132-134.
被引量:71
2
田春华,杜晓曦.
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几点进展[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1-4.
被引量:10
3
陈锋,杨世民.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医药导报,2006,25(5):486-488.
被引量:58
4
张懿,金瓯.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预防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9):64-65.
被引量:8
5
金锋,曲毅,樊若曦,李馨龄.
我国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J]
.中国药物警戒,2015,12(5):275-278.
被引量:13
6
孙忠实,朱珠.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1)[J]
.中国医药导刊,2003,5(1):68-70.
被引量:58
7
彭丽丽,范燕,李馨龄.
浅议生产企业如何履行药品上市后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J]
.中国药物警戒,2016,13(3):159-161.
被引量:11
8
赵新彦,王秀萍,房芳,冯秀宏.
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与对策[J]
.齐鲁药事,2011,30(2):120-121.
被引量:9
9
杨华,金丹,杨月明,王嘉仡,魏晶.
我国实行药品风险管理制度基本策略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09,6(3):129-13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程红燕.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89-489.
被引量:1
2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EB/OL]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24477.html.2010-06-02.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EB/OL].(2010-04-22).[2010-07-22].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1/48201.html.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关于征求《关于推动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EB/OL].http://www.sfda.gov.cn/WS01/CL0778/79321.html,2013-03-25/2013-11-30.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 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13-04/18/content_2381534.htm,(2013-04-10)[2014-02-01].
6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EB/OL],(2011-05-04) [2014-02-01].http://www.sda.go v.cn/WS01/CL0053/62621.html.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EB/OL].(2010-04-06)[2014-02-01]. http://www.gov.cn/zwgk/2010-04/19/con-tent_1586732.htm.
8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0] 148号)[EB/OL].(2010-04-13)[2014-02-0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hzDqpKUh8N3vSSv-4v4vTomh-jQSRTZSeEV3Q-JjUkQsQYoQYEbJhC6nyySre2nsgAp-f4gVVYtDGfdQEf7ZaLr-6FUUp_bWpWvUBdEgmR7 .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安〔2011〕466号)[EB/OL].(2011-11_09)[2014-02-01].http^/www^dagovx:nAVS01/CL0844/66936iitml.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7118号),2007.
共引文献
236
1
国敏.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2006,1(4):118-119.
2
冯琳,蒋宇利,欧宁.
2003年264例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3):25-27.
被引量:11
3
卢志慧,张淑兰.
我院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兵团医学,2010(1):49-52.
4
孙禧霞.
社区安全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对策[J]
.上海医药,2013,34(8):38-40.
5
桑丽萍,韩渝.
从药物不良反应看药学服务的重要性[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63-364.
被引量:1
6
刘劲威.
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预防[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0(11):65-67.
被引量:4
7
丘懿,黎碧云.
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的具体措施[J]
.海峡药学,2004,16(5):198-198.
被引量:2
8
张静.
浅谈医院药学监护工作[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B):2457-2458.
9
周晓洁,张春玲.
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J]
.江西医药,2004,39(6):443-445.
被引量:1
10
梁毅,葛卫红,刘莹,王从政,张福强,苌雅娴.
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探讨[J]
.中国药房,2005,16(3):169-171.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4
1
汤榕,孙维红,许静怡,田欣.
零售药店工作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7):786-789.
被引量:4
2
胡云川.
县级零售药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索[J]
.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18-219.
被引量:5
3
王文芳,吴秀峰.
基层药品零售企业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中国药物警戒,2010,7(7):424-426.
被引量:2
4
刘贵银,孔佑华,冯华东.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现状及评价难点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11,8(9):538-540.
被引量:4
5
李文武.
辩证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工作现状[J]
.中国药物警戒,2013,10(6):337-340.
被引量:15
6
牛林琳,李蓓,李馨龄.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的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2014,11(7):416-419.
被引量:8
7
柏玉玉.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工作的现状与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5):25-27.
被引量:2
8
朱青,徐丽华.
抗肿瘤药致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5,23(1):68-70.
被引量:32
9
金锋,曲毅,樊若曦,李馨龄.
全国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现状研究及对策[J]
.中国药物警戒,2015,12(4):224-228.
被引量:13
10
金锋,曲毅,樊若曦,李馨龄.
我国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展望[J]
.中国药物警戒,2015,12(5):275-27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刘慧霞.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1):258-258.
被引量:3
2
钱娅.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1):311-312.
3
张晓兰,尹爱群.
蓬莱市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5):175-176.
4
王海燕,李美英.
我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概述以及对构建特殊食品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启示[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7):32-51.
被引量:5
5
李婵娟,陈玲玲.
保山市药品零售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情况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20,18(19):1321-1324.
被引量:1
6
林丽君,苗会青,林凯.
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1,18(3):197-200.
被引量:3
7
方晓琳,肖飞.
某三甲医院2017~2021年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5):76-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蒋建梅,李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实践[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9):174-175.
被引量:1
2
张学成,刘岩,张晶晶,陈莹,代恒恒,万思琦,关之玥,胡明智,商洪才.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0天再住院率: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21(10):1203-1210.
被引量:6
3
麻文菁,何燕,旷吉琳,陶孟瑶,张婷,高天.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437例回顾性分析[J]
.中药与临床,2022,13(1):58-60.
被引量:1
4
罗秋琼,黄浩,夏天.
多中心重点监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6):171-174.
被引量:1
5
茅颜祺,谢士钰,田侃.
基于Kano理论的我国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优化研究[J]
.中国药房,2023,34(2):133-138.
被引量:2
6
郭莎莎,王冰,王芳.
基于河北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年报数据的药物警戒工作进展研究[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3,20(1):63-65.
被引量:1
7
王琪,唐楠,朱伯臣,连晓晓,薄文广,吕昀,于卫红.
高质量发展下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3(6):108-117.
被引量:3
8
萧志宏,陈俊伟,代建卫,张曼仪.
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对药品管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23,13(17):121-123.
被引量:2
9
王炜榕,陈榕.
某儿童医院2019—2023年所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4,21(5):465-469.
被引量:1
10
高燕,曹梦欣,张剑锋,宏伟.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34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24,31(8):1211-1214.
1
游丽娜,姜坤.
1例肺癌化疗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J]
.中国药物警戒,2017,14(11):687-690.
被引量:3
2
冯小荣,肖桂荣,徐珽.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持续改进[J]
.华西医学,2017,32(12):1919-1922.
被引量:6
3
王启平,周谦安,王超.
9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医研究,2017,30(10):72-75.
被引量:3
4
马如林,马玲,王志辉,道浩.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9):1090-1092.
5
何凤兰,郑晓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J]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5):312-313.
被引量:21
6
沈梦秋,李明,马丹华,于丹丹,王新敏,崔平.
2016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缺陷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6):553-556.
被引量:10
7
刘慧,白音包力皋.
植被物候模型研究进展[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23-29.
被引量:4
8
赵素娟,刘祥龙.
注射用鲑降钙素不良反应的分析[J]
.健康之路,2017,0(6):57-57.
9
温冬华.
临床药师在神经外科感染病例中的药学监护[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198-200.
被引量:1
海峡药学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