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的社会转型运动,因而,也是话语重建的一次重大机遇。话语与语言、符号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话语重建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话语与语言区别开来,同时,又需要通过语言去重建话语。思想和观念是话语的基本内容,工业社会的话语中包含着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双重内容,它们之间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而在其深层,则共有着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性思维。思维方式是话语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社会转型运动中重建话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在对分析性思维的反思中认识到它在工业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也要揭示分析性思维的根本性缺陷,以求证明终结分析性思维之要求的合理性。在思维方式的问题上,话语重建意味着用相似性思维替代分析性思维。相似性思维是适应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共同行动要求的思维方式。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3,共10页
Academia Bimestris
基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项目号:16JJD7200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