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剩余油饱和度测试技术讨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油田开采后期,剩余油饱和度测试是判断该井后期开采潜力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不同的剩余油饱和度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总结了比较优越的测试方法。
作者
王飞航
张建坤
刘铮
李斌
周道琛
机构地区
核工业二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79-179,共1页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中子寿命
C/O比测
过套管测电阻率
全谱饱和度测井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林承焰,余成林,董春梅,王友净,刘卫,麻成斗,刘洪涛,宋彪.
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J]
.石油学报,2011,32(5):829-835.
被引量:53
2
魏大农,况碧波,戴长林,李木元.
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石油仪器,2003,17(6):13-1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辛仁臣,蔡希源,王英民.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2004,22(3):387-392.
被引量:55
2
韩大匡.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47-55.
被引量:204
3
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王庆如,李燕,衡立群.
礁灰岩油藏隔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113-117.
被引量:31
4
尹志军,鲁国永,邹翔,杨志鹏.
陆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油藏采收率的影响——以冀东高尚堡和胜利永安镇油藏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106-110.
被引量:45
5
束青林.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J]
.石油学报,2006,27(3):100-103.
被引量:115
6
王延章,林承焰,董春梅,娄国全.
夹层及物性遮挡带的成因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3):319-321.
被引量:29
7
王友净,林承焰,董春梅,高建.
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挖潜对策[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12-16.
被引量:18
8
韩大匡.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J]
.石油学报,2007,28(2):73-78.
被引量:183
9
李阳.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2007,28(3):75-79.
被引量:59
10
巢华庆,许运新.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1):34-3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54
1
孙棋.
特高含水期层状底水油藏经济挖潜技术[J]
.内江科技,2020,0(2):28-29.
2
单敬福,赵忠军,李浮萍,孙立勋,汤乃千,王博,高怀玺.
曲流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杨大城子油层为例[J]
.沉积学报,2015,33(3):448-458.
被引量:9
3
李换浦,刘汝敏,王震.
水下分流河道储层隔夹层研究——以H油田沙二段为例[J]
.油气地球物理,2013,11(1):54-56.
被引量:2
4
李换浦,刘汝敏,王震.
渤海湾H油田沙二段水下分流河道储层隔夹层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1):12-15.
被引量:1
5
张友,侯加根,沈安江,郑兴平.
复杂断块槽控重力流水道沉积油藏及剩余油分布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7):10-14.
6
孙廷彬,林承焰,田敏,李士江,向传刚.
窄薄砂体储层构型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
.矿物岩石,2013,33(2):94-101.
被引量:5
7
查明,庞雄奇,杨少春,朱筱敏,林承焰,柳广弟.
突出油气勘探特色,注重内涵发展,建设国家重点学科[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5):1-6.
被引量:5
8
田清华,刘俊,程欣,李祥,卢迎波,刘一慧.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构型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3,10(9):22-24.
被引量:1
9
林承焰,孙廷彬,董春梅,李志鹏,田敏,李士江.
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表征[J]
.石油学报,2013,34(6):1131-1136.
被引量:45
10
刘光斌,刘伟.
文13东储层性质及剩余油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22(2):87-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4
1
姜占西,王祝文.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J]
.物探与化探,2005,29(1):47-49.
被引量:14
2
王德民,程杰成,吴军政,王刚.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
.石油学报,2005,26(1):74-78.
被引量:355
3
武楗棠,张政威,姜淑霞,彭鑫岭.
微观非均质性对微观规模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
.断块油气田,2005,12(3):10-12.
被引量:10
4
谢进庄,朱焱,郑华,杨为华.
特高含水期油田动态监测系统优化技术研究[J]
.石油学报,2006,27(1):77-80.
被引量:12
5
隋新光,渠永宏,龙涛,刘国涛.
曲流河点坝砂体建模[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1):109-111.
被引量:21
6
许春艳,申永华,朱小丽,彭红波,谢菲.
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大港油田的应用[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30(1):45-47.
被引量:6
7
陈霆.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4):72-75.
被引量:27
8
李丽,冉刚.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柳赞油田的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17(3):60-62.
被引量:8
9
李宜强,苏伟明,王争进,刘少鹏,吕秀芹,郭虎.
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聚驱最佳调整时机[J]
.石油学报,2012,33(4):647-652.
被引量:21
10
赵军龙,曹军涛,李传浩,王轶平,李坪东,白旭,何小菊,蔡天含.
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测井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2):838-84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
1
孙天一.
地层能量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9,29(3):282-288.
2
孔庆东,曾玉强,马宝全,杨飞,杨宝平,卢宣言.
套后饱和度测井在南苏丹TS区块的应用[J]
.测井技术,2022,46(4):459-465.
1
王飞航,雍清涛,刘铮,张建坤,李斌.
剩余油饱和度测试(中子寿命)资料解释技术[J]
.石化技术,2017,24(10):138-138.
2
张春雨.
测绘工程中数据的管理技术讨论及分析[J]
.城市地理,2017,0(7X):110-110.
3
林更武,符小发,巫火连.
试析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讨论[J]
.中国高新区,2017,0(21):116-116.
被引量:1
4
马尚贤,冯瑞,高鹤.
宁夏自动墒情监测仪器标定的过程分析[J]
.科技资讯,2017,15(32):92-93.
被引量:2
5
邹涛,魏拓,郭斌.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剩余油测井在稠油井区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17(18):266-266.
被引量:1
6
马越,侍晓芳.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讨论[J]
.农技服务,2017,34(13):111-111.
7
岳明亮,郝仲田,张国强.
声波扫描测井在渤中区块东营组异常高压地层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油管材与仪器,2017,3(5):71-73.
8
王茗.
稠油油藏的蒸汽驱效果改善技术讨论[J]
.化工管理,2018(3):116-116.
被引量:1
9
汤晟源.
FPS加入电子竞技的技术讨论——以《守望先锋》为例[J]
.电子世界,2018,0(2):92-93.
10
汪颖.
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工艺的分析[J]
.电子测试,2017,28(11):31-32.
石化技术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