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取大田设计法,开展了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及产量构成的研究试验,探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育特性及效益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翻再旋耕有利于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使出苗率、整齐度等都有明显提升,麦苗的分蘖能力、抗逆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
范红霞
机构地区
庆云县农业局
出处
《种子科技》
201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秸秆全量还田
耕作方式
小麦
出苗质量
产量构成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许德美.
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7-17.
被引量:2
2
朱立志.
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产业发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25-1132.
被引量:34
3
高振娟.
郯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水稻插秧中的应用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5):61-6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安宁,范学民,吴传云,李洪文.
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0):177-180.
被引量:83
2
朱立志,邱君.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J]
.环境保护,2009,37(8):8-10.
被引量:9
3
汪军,王德建,张刚.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265-270.
被引量:57
4
朱立志,冯伟.
秸秆产业——一个被忽视的潜在大产业[J]
.中国农业信息,2012,24(9):26-28.
被引量:5
5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余徐润,栾艳茹.
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5):937-940.
被引量:6
6
朱立志,冯伟,邱君.
秸秆产业的国外经验与中国的发展路径[J]
.世界农业,2013(3):114-117.
被引量:28
7
詹其厚,张效朴,袁朝良.
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1):53-59.
被引量:32
8
庄恒扬,曹卫星,任正龙,黄丽芬.
土壤有机氮矿化与有机物氮素释放的动态模拟[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2):63-66.
被引量:10
9
刘骏,陈荣丽,陈桂月,赵东成,张晓静,李福中,李天富.
秸秆还田与氮肥、有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3):48-51.
被引量:21
10
殷文,赵财,于爱忠,柴强,胡发龙,冯福学.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41(4):633-641.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5
1
李丽华,范城彬,白玉霞,李文涛.
稻秸秆加筋土力学特性与植生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23,56(S01):64-74.
被引量:1
2
韩硕,周孝峰.
绒山羊秸秆饲料轻简化高效利用技术[J]
.现代畜牧兽医,2018(12):39-41.
被引量:2
3
孙玉环.
秸秆全量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
.农业与技术,2018,38(9):102-103.
4
李勇,张磊,曹鸿鹏,邹思佳.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8(10):40-40.
被引量:14
5
徐申中.
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水稻秸秆打捆现状及对策[J]
.河南农业,2018(23):46-46.
6
周成河,覃大吉.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53-57.
被引量:5
7
席江,蒋鸿涛,梅自力.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梳理和长效管理建议[J]
.中国沼气,2019,37(2):87-90.
被引量:10
8
张婷,苏世伟.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江苏省秸秆物流中心选址研究[J]
.物流科技,2019,42(7):133-136.
被引量:7
9
姬强,马媛媛,刘永刚,王锐,孙权.
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体与活性碳分布、转化酶动力学参数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9,39(12):4366-4375.
被引量:17
10
阿衣先木古丽·木天力甫,库拉尔·苏来曼.
初谈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J]
.新疆农业科技,2019,0(4):20-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4
1
陈传信,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雷钧杰,陈兴武,刘云霄,刘新艳,吴伟,库勒达那·卡达尔江.
耕作方式对伊犁河谷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17-20.
被引量:6
2
申琳,张智强,史兰,石凤,范蓓,生吉萍.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脂肪酶及SOD、CAT酶活性变化[J]
.中国食品学报,2003,3(z1):24-27.
被引量:3
3
吴菊香,王宝亮,王海兰,许婷婷,谢宏峰,许曼琳,杨吉顺,陈蕾,李尚霞,迟玉成.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65-1566.
被引量:8
4
徐宜民,时焦.
花生种子萌发中主要贮藏物质的变化[J]
.中国油料,1993(2):35-38.
被引量:7
5
江慧芳,王雅琴,刘春国.
三种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及改进[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8):72-75.
被引量:139
6
罗珠珠,黄高宝,辛平,张国盛.
陇中旱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53-58.
被引量:22
7
王秀芬,董桂波.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J]
.吉林农业,2008(10):44-44.
被引量:12
8
李逢雨,孙锡发,冯文强,秦鱼生,王昌全,涂仕华.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374-380.
被引量:149
9
焦彩强,王益权,刘军,赵加瑞,宋晓燕.
关中地区耕作方法与土壤紧实度时空变异及其效应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7-12.
被引量:44
10
赵洪利,李军,贾志宽,王学春,王蕾.
不同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17-21.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
1
孟维伟,刘灵艳,尹训彬,南镇武,尚立红,张萍,王其霞,张宾,刘开昌.
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不同耕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比较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4):41-45.
2
朱荣昱,赵蒙杰,姚云凤,李艳红,李向东,刘兆新.
秸秆还田方式与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物理性状与出苗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4,50(8):2106-2121.
1
许德美.
秸秆全量还田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7-17.
被引量:2
2
武婷婷,吴存祥.
土壤结皮对大豆出苗的影响及黄淮海地区的关键解决技术[J]
.大豆科学,2017,36(5):813-817.
被引量:6
3
张献利.
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几项关键技术[J]
.农技服务,2017,34(11):53-53.
被引量:1
4
杨丰瑛.
浅谈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12):137-137.
5
郁鑫,王旭东.
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144-146.
被引量:14
6
薛雷.
急性肠梗阻应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70):61-61.
被引量:1
7
华如容.
初中历史五步设计法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以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7(34):70-71.
被引量:5
8
袁红,华荣,朱海鹏,吴计余,林佩佩.
南粳5055在泰州地区生育特性及机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7,35(4):63-65.
被引量:2
9
邵文奇,纪力,孙春梅,姜晓剑,文廷刚,唐金陵,章安康.
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7,29(12):1963-1969.
被引量:21
10
周涛.
高填土桥台弯矩归零设计法[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2):100-101.
种子科技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