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朱受学于老子,其学术思想在战国中期已为显学,其"为我""贵生"的思想与黄老学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只继承了老子哲学中的"治身"或养生的一面,而将其中"治国"的部分扬弃了。杨朱的养生学之前有老子弟子庚桑楚及再传弟子南荣趎,之后发展为"纵性情"和"忍性情"两派。而孟子着眼于君臣大义对杨朱提出的道德伦理批评,是一种误读,完全没有顾及杨朱以养生为目的的学术宗旨。杨朱的养生学说,对于当今我们如何处理生命自身和物欲的关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5,共5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