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求同存异”的历史必然性
出处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16-19,共4页
Journal of Jindongnan Teachers College
-
1魏兆鹏.和而不同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82-86.
-
2伊罗·凯特苏马塔,陈晓.东盟外交政策的变化[J].国外理论动态,2004(11):47-48.
-
3乐波.毛泽东时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论与实践的矛盾[J].孝感学院学报,2003,23(4):29-32. 被引量:2
-
4希罗.卡苏马达,向来.东南亚外交准则的重新修订:严格遵循“东盟方式”的理由[J].南洋资料译丛,2004(1):18-27. 被引量:4
-
5薛理泰.大国光环何足道哉[J].领导文萃,2011(18):23-23.
-
6刘欢.中国外交中传统“礼”的现代性阐释[J].心事,2014(16):148-148.
-
7谭华琼.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研究[J].学理论,2011(14):37-38.
-
8阎玉田.再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驳卜道明*“迫不得已,利大于弊”观点之依据[J].社会科学论坛,2009(8):74-81.
-
9王日华.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J].现代国际关系,2011(5):47-54. 被引量:7
-
10丛慧.美国反恐战略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106-11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