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语素音节文字——兼论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素音节文字从记录单位的角度给汉字定性,不反映汉字的本质。从汉字的表达功能和基础字符出发界定汉字的性质,认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并指出现阶段应该多注重汉字的优化和教学以及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研究。
作者
谢汉江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汉字的性质
语素音节文字
基础字符
表意文字
分类号
H02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运富,张素凤.
汉字性质综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8-76.
被引量:26
2
李运富.
“六书”性质及价值的重新认识[J]
.世界汉语教学,2012(1):94-105.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司玉英.
也谈表意文字与词文字、语素文字的关系——兼与郑振峰先生商榷[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1-34.
被引量:5
2
沈兼士:《影印元至治本郑樵六书略序》.《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3
王筠.《说文释例》,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92、92、96页.
4
丁福保(1928)《说文解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
5
丁福保(1932).《说文解字诂林补遗》,上海:上海医学书局.
6
李运富(2006).论“汉字起源”的具体所指,《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7
李运富(2009).《说文解字》"含形字"分析,《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8
李运富(2011a).《说文解字》的析字方法和结构类型非"六书"说,《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
9
李运富(2011b).《说文解字》“从某字”分析,《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10
陆宗达(1996).六书简论,见陆宗达.《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
55
1
张亚萍.
浅析蒙古国大学生初级阶段识写汉字的偏误及教学策略——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师范专业一年级学生为例[J]
.作家天地,2019,0(24):31-32.
2
郭燕妮,谢雨馨.
ChatGPT应用背景下人机协同国际中文汉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158-163.
3
王宇华.
论“以事为名”之“事”[J]
.汉字文化,2023(20):139-141.
4
谢婷婷.
女书叠体字探究[J]
.汉字文化,2022(10):10-12.
5
张维伟.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看《说文解字》[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6):69-72.
6
何清.
汉字特点新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5):88-89.
7
王微.
汉字的符号学特征及其人文学意义[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3):114-118.
8
胡志明.
汉字性质研究的理论背景[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3-66.
被引量:2
9
王娟,张积家,谢书书,袁爱玲.
结合东巴文学习汉字对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1,43(5):519-533.
被引量:19
10
张正.
近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之流行语探微[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80-82.
1
黄然.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J]
.当代旅游,2017,0(5):269-269.
2
张生.
探讨字体设计中一般性原则[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9):132-132.
3
陈福军.
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J]
.华夏教师,2017,0(17):49-49.
被引量:3
4
陈延金.
从汉字改革的问题和中国文化角度讨论汉字为什么不能拼音化[J]
.长江丛刊,2017,0(22):111-111.
5
胡静.
领文嚼字-识字也可很简单[J]
.报刊荟萃(下),2018,0(2):213-213.
6
胡叶浩.
从现代汉语连读音变的角度看汉语、汉字的性质[J]
.宿州学院学报,2017,32(10):60-62.
7
何雪源.
重叠字造词的特点、修辞效果及成因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154-155.
8
胡北.
汉字性质论略[J]
.古籍研究,2007(2):201-207.
9
厚瑞瑞.
试论形素教学法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30):70-71.
10
陈拥军.
汉字构形的理趣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22):46-47.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