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杜甫诗歌的悲剧意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他的诗歌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当时的社会百态。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沉忧患,对人生、对苦难的无限感慨,对社会、对政治的猛烈抨击,使得杜甫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特征,同时也铸就了诗人的伟大。杜甫的诗歌内容始终以悲悯、严肃的心情关注着社会,同时还彰显出积极的入世情怀与精神,忠实且勇敢地折射出许多现实的黑暗。本文以杜甫的诗歌为切入点,从漂泊无依、怀才不遇、生命落寞这三方面探究杜甫诗歌中蕴藏的悲剧意识。
作者 刘秀芬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11期67-68,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刘越峰.杜甫《戏为六绝句》发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56-59. 被引量:2
  • 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5页.
  • 3顾随.顾随诗词讲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2.
  • 4张佳胤.《李沧溟先生集序》,见李攀龙.《沧溟先生集》卷首,明嘉靖四十二年魏裳刻本.
  • 5陆时雍.《诗境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9页.
  • 6陈鹏翔.《中国文学主题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第5页.
  • 7乐黛云.《我的比较文学之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5期,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 8魏中林.《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序言》,陈建华.《唐代咏史怀古诗论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 9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第二卷[M].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 10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共引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