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教科书的内涵与属性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考察教科书的词源及相关界定,分析了教科书的基本内涵和多维属性。从文化性出发,教科书是学校对文化进行优选和重组的结果,是制度化的课程文本和文化标准,是文化活化和文化传承的媒介;从政治性出发,教科书是课程场域中权力博弈的产物,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实现知识社会分配和个体社会分层的工具;从商品性出发,教科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其商业化运作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路径;从教学性出发,教科书是一种教学对话的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持工具。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教科书研究方法的理论建构与实际应用"(BADA16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曾天山.论教材的教学论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2):63-68. 被引量:18
  • 2吕达,张廷凯.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1996,16(7):3-9. 被引量:4
  • 3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 4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一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 5杨东平.杜威主义的影响和1922年学制.http://reading.cersp.com/DeepRead/200511/279.html.
  • 6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7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8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 9夸美纽斯 傅任敢.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1.
  • 10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6.

共引文献127

同被引文献163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