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生创新素质主要包含知识、技能和品质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应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深层次地了解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以及培养的影响因素,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作者
张博
机构地区
长沙师范学院
出处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4-45,共2页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基金
2016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Z2016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创新素质
影响因素
提升对策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
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
.科技与管理,2009,11(1):130-133.
被引量:52
2
徐瑾,李志祥.
对工科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55-160.
被引量:5
3
王章豹,吴娟.
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2(6):105-111.
被引量:24
4
王洪波.
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3.
被引量:23
5
沈伟其,喻立森.
多途并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理性选择[J]
.教育研究,2011,32(9):105-108.
被引量:6
6
张俊珍.
工科大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0(1):218-21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
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3):33-35.
被引量:8
2
许迈进,杜利平.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29-36.
被引量:35
3
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
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被引量:111
4
邢殿普.
感受英国高校教学特色[J]
.上海教育,2006(01B):34-35.
被引量:4
5
王昕红.
工程师在校学习经历和继续教育的调查报告——对近百名工程师的调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5):65-69.
被引量:13
6
高雪莲,于长志(校对).
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7.
被引量:67
7
颜晓丽.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新模式:统合教育[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28-30.
被引量:14
8
刘赞英,王岚,朱静然,张瑜,张艳红.
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68-75.
被引量:92
9
陈何芳,刘宝存,任洪舜.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5):55-58.
被引量:19
10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112
1
周英华,赵超越,吴昊.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探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165-165.
2
王杰臣,庹莉.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科技与管理,2009,11(6):109-111.
被引量:2
3
蒋瑛.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J]
.学术论坛,2009,32(12):191-195.
被引量:9
4
黄锐,李艳华.
浅谈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素质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6-16.
被引量:1
5
张辉,吴松强.
美、日、欧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
.亚太经济,2010(2):89-92.
被引量:31
6
吴松强.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
.现代教育管理,2010(4):68-70.
被引量:30
7
陈晓丹.
谈如何培养创新性本科会计人才[J]
.财会月刊(中),2010(8):109-110.
被引量:2
8
唐安渝,袁国富.
从素质教育角度看理工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7-18.
9
徐辉,黎东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0(12):59-61.
被引量:20
10
李祖超,别雪君.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8):58-59.
被引量:31
1
杨卫东.
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研究[J]
.新闻传播,2017(3X):67-68.
2
杜林冬,李晓庆,刘奇.
“星火计划”助力培养“三心”工科大学生——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2):28-29.
3
朱志杰.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J]
.文存阅刊,2017,0(11):37-37.
4
徐鼐,赵艳芳,李志君,赵富春,杜杰,于人同.
以创新和理论实践为导向的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探索——以海南大学3D打印研究活动为例[J]
.科教文汇,2018(7):1-3.
5
李文艳.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
.求知导刊,2017(36):140-141.
被引量:2
6
黄文超,黄达.
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素质研究[J]
.成才之路,2018,0(6):24-24.
7
刘慧玲,张莉莉,俞海.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研究——以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文存阅刊,2017,0(9):19-19.
8
吴毅,陈军源,吕家将.
基于职业特点的高职教育有效教学体系研究——以数控专业学生为例[J]
.才智,2017,0(32):24-24.
9
王青.
浅谈法律教育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
.文存阅刊,2017,0(16):160-160.
10
童天,莫荣,张玉杰.
劳动者就业核心素质研究[J]
.中国劳动,2018(2):65-71.
被引量:2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