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9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02年第S2期2-3,共2页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共引文献62
-
1关晶.职业教育在后现代主义中的立据、挑战与改革趋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5-9. 被引量:8
-
2彭姝.后现代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专业电影欣赏课教学初探[J].电影评介,2008(14):63-64.
-
3肖智勇.后现代主义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0):46-47. 被引量:2
-
4赵小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3-16. 被引量:14
-
5周宗钞,张文军.课程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21-25. 被引量:6
-
6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25(11):35-40. 被引量:92
-
7林小松,吴越.当代课程理论的走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18-120.
-
8覃红霞,陈兴德.经典的解构——从泰勒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变迁[J].江苏高教,2003(2):109-112. 被引量:9
-
9曾令泰,肖美艳.ODES理念和“4R”标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一种解读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92-94. 被引量:5
-
10黎琼锋,李庭军.后现代主义:引发教育反思的思潮[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3):48-5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71
-
1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11-13. 被引量:61
-
2冯玉华.后现代主义及其道德教育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6):108-110. 被引量:3
-
3陈剑华.“‘教授时代’的丧钟”和“教授万岁”——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1999(3):30-36. 被引量:11
-
4邓云洲.后现代伦理思潮的道德教育意蕴[J].比较教育研究,1999(4):23-27. 被引量:17
-
5王靖.试论后现代思潮的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体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0-64. 被引量:7
-
6朱旭东.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8(4):2-8. 被引量:24
-
7李臣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教育科学,1999(1):58-62. 被引量:33
-
8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2):1-6. 被引量:73
-
9张文军.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63-67. 被引量:29
-
10邓志伟.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批判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1996,26(4):1-7.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9
-
1赵小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3-16. 被引量:14
-
2刘艳.寻求课程理解——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得到的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5-17. 被引量:4
-
3龙海霞.从“预成”走向“生成”——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观的变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1X):7-10. 被引量:10
-
4龙海霞.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变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3):139-142. 被引量:6
-
5龙海霞.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目标实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6):20-23.
-
6梁莉.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09,19(6):83-86. 被引量:3
-
7周梅.教师即“平等者中的首席”解读[J].考试周刊,2012(31):140-141. 被引量:1
-
8陈新梅.体育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作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0):43-44.
-
9王欣欣,岳美荣.后现代主义教学法在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课中的实践探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7):135-136.
二级引证文献38
-
1张跃.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11):163-164. 被引量:1
-
2汪乔山.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后现代主义观透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620-622. 被引量:3
-
3龙茵.浅谈教师的课程理解——从解释学角度谈教师对课程的理解[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7-9. 被引量:2
-
4冯建.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教育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5):24-27. 被引量:8
-
5孟英,么志丹.问课——新课程下的教研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1A):24-25. 被引量:1
-
6陈亮.信息技术环境下国际商法教学模式新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2):126-128. 被引量:1
-
7杨国宽,韩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76-78. 被引量:8
-
8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2):21-25. 被引量:69
-
9秦蓓.反思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师生观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35(7):15-18. 被引量:4
-
10王俊,龚国胜.实践中的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11):3-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