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陕西气象》
2002年第5期30-31,共2页
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同被引文献81
-
1王广河,胡志晋,陈万奎.人工增雨农业减灾技术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1-9. 被引量:26
-
2唐仁茂,杨维军,王斌,王志斌,周勇.夏季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58-64. 被引量:31
-
3周毓荃,张存.河南省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173-184. 被引量:40
-
4李茂仑,金德镇,汪晓梅,汪沛沛,张丽萍.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194-199. 被引量:18
-
5杨维军,张东风.火箭、高炮作业指挥盘的研制及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z1):206-207. 被引量:4
-
6杨增梓,李照荣,庞朝云.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系统[J].干旱气象,2002,20(3):24-25. 被引量:2
-
7黄晓辉.广西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管理系统[J].广西气象,2004,25(3):53-54. 被引量:3
-
8阮征,彭浩,周国春,白常青,纪纯杰,张露露.信息空地传输显示系统及试用[J].气象,2005,31(7):80-84. 被引量:12
-
9陈楠.宁夏适宜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J].气象,2005,31(8):46-50. 被引量:9
-
10管杰裕.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处理系统[J].广西气象,2005,26(A02):53-5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3
-
1林俊君,杨金冬.基于Web技术的人影业务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J].广东气象,2007,29(4):53-55. 被引量:22
-
2王荣国.遵循农业气候分布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宝鸡农业经济[J].农业网络信息,2011(2):96-99.
-
3邹书平.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信息采集系统[J].气象,2011,37(3):369-372. 被引量:8
-
4袁野,杨光,李爱华,周述学.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管理与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与开发[J].气象,2011,37(11):1459-1465. 被引量:10
-
5耿蔚.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功能[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32(2):91-94. 被引量:7
-
6李宏宇,王华,贾丽佳,胡向峰,陶玥,汪晓滨.利用声学方法采集人工影响天气高射炮作业数据[J].应用气象学报,2015,26(5):590-599. 被引量:7
-
7周少科,央金白姆,李念,段杰.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弹药监管系统平台设计[J].西藏科技,2016(5):59-61.
-
8央金白姆,周少科,李念,段杰.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设计[J].西藏科技,2016(6):56-59.
-
9许浩恩,胡波,张磊.基于B/S模式的人影业务管理系统[J].浙江气象,2017,38(4):24-28. 被引量:4
-
10刘俊卿,周毓荃,廖晓坤,余忠水,杨刚,央金卓玛,益西卓玛.西藏人影综合处理分析与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J].高原科学研究,2018,2(2):43-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5
-
1秦彦硕,段英,李二杰,刘世玺,刘妹妹,贾媛媛.河北大茂山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雪作业影响分析[J].气象,2015,41(2):219-225. 被引量:10
-
2陈刚,张鹏亮,胡伟,杨旭.人工增雨指挥实时显示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963-20965. 被引量:2
-
3赵博,林俊君,肖伟生.地面人工影响天气外场实时监控的方法[J].广东气象,2008,30(6):43-44. 被引量:7
-
4于平,李汉彬,段海花,蔡敷川.市级自动气象站数据库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东气象,2008,30(6):57-58. 被引量:27
-
5杨立洪,张晨辉,贺汉清.利用雷达资料量化人工增雨作业参数[J].广东气象,2009,31(1):51-52. 被引量:10
-
6梁慎青,石小英,梁苑苑,吴兆雄,徐美红.广东省气象信息实时监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广东气象,2009,31(1):57-59. 被引量:30
-
7吴国锐,李友,莫伟元.肇庆远程气象服务通道的设计与制作[J].广东气象,2009,31(4):49-50. 被引量:2
-
8胡民达,郑志宏,钱美,李楚洲.广域网加速技术在风云三号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气象,2009,31(4):51-53. 被引量:2
-
9张小石,黄莉芬,黄志兴.DZZ1-2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J].广东气象,2009,31(5):63-64. 被引量:14
-
10吴昊旻,姜燕敏.丽水市气象决策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广东气象,2010,32(1):44-46. 被引量:3
-
1刘国强,许弋,周丽娜.抗旱期间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创新[J].贵州气象,2010,34(C00):218-219. 被引量:4
-
2巴特尔,单久涛,巩迪.呼和浩特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2):46-50. 被引量:4
-
3游积平,冯永基,何婉文,梁苑苑,赵博,石小英,曾沁.基于WebGIS技术的人工增雨指挥系统[J].气象科技,2010,38(4):504-509. 被引量:9
-
4李建邦,周述学,李爱华,袁野.物联网在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14,42(6):1143-1146. 被引量:9
-
5耿蔚.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功能[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32(2):91-94. 被引量:7
-
6毕明林,于跃,姚维华,刘志鹏,薛洪光,刘鹏飞.朝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240-242. 被引量:5
-
7于宏君,严宏志,纪家伦,孙彦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探讨[J].内蒙古气象,2011(4):68-70. 被引量:4
-
8于宏君,严宏志,纪家伦,孙彦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设计方案[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8):13-14.
-
9黄毅梅,陈跃,周毓荃,张蔷,石爱丽.基于ArcGIS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分析平台[J].气象,2007,33(12):116-120. 被引量:16
-
10石爱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进展[J].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1):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