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朋友圈自我呈现的路径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将目光从PC客户端转移到手机客户端,众多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微信在众多即时通信软件中脱颖而出。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当下人际交往和自我展示的首选平台,它的即时性与无处不在性,让人们投入更多的注意与时间。通过分析朋友圈自我呈现现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媒介技术、自我监控的路径,探析如何在朋友圈更好地进行自我呈现,厘清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
冯盼盼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自我呈现
路径
自我监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潘黎勇.
感知的重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视域中的“微时代”[J]
.社会科学辑刊,2016(2):145-15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范龙.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人媒交互与共生——麦克卢汉“冷热媒介”学说新解[J]
.国际新闻界,2011,33(7):19-22.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6
1
于隽.
微媒介环境中的感知转向及对个人自我建构的影响[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7):29-32.
被引量:6
2
杨建华,李巧芸,林静.
媒体建筑的源起及其特征探析[J]
.时代建筑,2019,62(2):36-40.
被引量:11
3
程丽红,于军.
微信红包媒介属性研究——基于对传统红包媒介文化的认知[J]
.新媒体与社会,2019(2):3-18.
被引量:2
4
聂愿青.
作为音乐的声音——评默里·谢弗《声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与世界的调律》[J]
.人民音乐,2022(6):91-95.
被引量:7
5
程欣泉,蒋依依,高洁.
冬奥媒介话语与社会共识的国家认同生成性表达——基于SOR模型的检验[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4):9-19.
6
石笑.
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微文化的建设与服务——以微信为例[J]
.农业网络信息,2017(4):48-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邢淑芬,俞国良.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被引量:167
2
张培.
国内外拟据理论研究综述[J]
.新闻世界,2011(3):144-145.
被引量:7
3
栾轶玫.
社交媒体:国际传播新战场[J]
.中国传媒科技,2012(6):19-21.
被引量:25
4
童慧.
微信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J]
.重庆社会科学,2014(1):102-110.
被引量:53
5
彭兰.
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J]
.新闻大学,2018,0(5):45-55.
被引量:51
6
丁倩,张曼曼,张永欣.
自恋与社交网站成瘾:炫耀性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1):99-102.
被引量:14
7
田娜娜,汪梦君.
微信的自我呈现与身份焦虑[J]
.新闻世界,2015(6):117-118.
被引量:5
8
卢春天,张志坚,张琦琪.
缺场交往中青年的形象自我管理[J]
.中国青年研究,2016(3):89-95.
被引量:11
9
李静.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J]
.滁州学院学报,2016,18(1):95-97.
被引量:4
10
周源源.
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6(9):84-88.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徐旭初,李艳艳.
多重折叠的朋友圈自我呈现的文献检视[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1):52-58.
被引量:4
2
申笑.
过度包装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的极端化[J]
.新媒体研究,2020,6(5):81-82.
被引量:5
3
周月.
异化的理想自我——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J]
.文化产业,2020(19):106-10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温玉芳,姚君喜(指导).
微信朋友圈使用倦怠现象成因分析[J]
.南方传媒研究,2020(5):147-152.
被引量:1
2
陈安,李玟玟,韩玮.
微信朋友圈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传播特性分析[J]
.科技导报,2020,38(6):120-129.
被引量:6
3
甘露颖,李娜(指导).
传播学视角下的“凡尔赛”话语--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
.汉字文化,2021(11):108-109.
4
温玉芳.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披露行为的动机及影响因素[J]
.传播力研究,2021,5(35):145-147.
被引量:1
5
明鎏.
社交媒体中用户的自我呈现和表演研究——以网红打卡为例[J]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1(11):88-91.
6
赵阳.
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差异原因分析——以微信和微博为例[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5):197-199.
7
赵明霞.
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与呈现[J]
.新闻前哨,2022(10):33-34.
被引量:1
8
白若男.
拟剧理论视域下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
.视听,2023(3):113-116.
被引量:5
9
汪延明,樊厚.
朋友圈交际联接与女性农民追逐百元经济——基于产业链就业共同体的中介效应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23,37(4):10-19.
1
刘旭敏.
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J]
.文存阅刊,2017,0(15):16-16.
2
李岚,曹文,顾菲菲.
寻觅[J]
.江苏教育,2017(64):60-63.
3
肖刘威.
如何通过心理课堂促进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31):30-32.
被引量:2
4
王清兰.
论网络发展对电子商务进程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21):274-274.
5
张鑫,刘炳亮.
旅游者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行为分析及其管理对策[J]
.经济师,2018,0(3):150-152.
6
姚玉婷.
PC端的维护与云平台的关联性[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5):168-168.
7
申恩平,马凤英.
社交媒体对知识分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3):106-110.
被引量:5
8
刘宏宇,许思宁.
沉浸式新影像媒介发展动态及展望[J]
.新闻战线,2018(3):70-73.
被引量:3
9
强克俭.
浅谈新媒体影响下学校教育工作管理[J]
.中国报业,2018,0(4):101-101.
被引量: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