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汇通中的当代意识与学术创新——2017年文艺学学科概况及其发展态势
被引量:
1
Contemporary Consciousness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The General Profil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scipline Literature and Art in 20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文艺学学者渐渐地不再满足于仅仅“跟进”西方人的相关研究,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述而不作”,他们越来越具有较为明确的现实关切与当代意识,开始用所学理论试着解决(或解释)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难题,开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建构问题。于是,近年来的中国文艺学学科整体上呈现出汇通中西、关注现实、面向当代、
作者
李永胜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中国文艺学
当代意识
学科概况
学术创新
中西
中国文学理论
“述而不作”
美学理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2
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66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3
1
高建平.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建设的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17(2):165-172.
被引量:10
2
尤西林.
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J]
.学术前沿,2017(10):68-73.
被引量:4
3
古风.
从比较视域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J]
.中国文学批评,2017(3):13-19.
被引量:3
4
李春青.
在“体认”与“默会”之间——论中西文论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趋同[J]
.社会科学战线,2017(1):116-134.
被引量:19
5
陈望衡.
中华美学的“家—国”意识[J]
.文学评论,2017(5):37-43.
被引量:11
6
杨春时.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J]
.学术月刊,2017,49(6):5-12.
被引量:10
7
刘方喜.
“全经”“全人”与中华美学精神[J]
.文学遗产,2017(1):4-6.
被引量:3
8
董学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J]
.中国文艺评论,2017(4):5-13.
被引量:13
9
卢美丹.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确立和升华——从延安讲话与北京讲话比较分析的视角[J]
.山东社会科学,2017(4):182-186.
被引量:5
10
范玉刚.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研究[J]
.文学评论,2017(4):5-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02
1
袁久红,陈培永.
论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美学[J]
.艺术百家,2006,22(7):4-8.
被引量:3
2
生安锋.
后殖民性、全球化和文学的表述——霍米·巴巴访谈录[J]
.南方文坛,2002(6):35-38.
被引量:14
3
刘象愚.
奥尔森的后现代主义诗论、诗作与量子力学[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3-10.
被引量:3
4
陈望衡.
中国文化中崇阳恋阴情结及其美学开显[J]
.求索,1998(5):75-80.
被引量:6
5
陈菱.
“透视论”:一种经验性的阐释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1998(2):14-21.
被引量:5
6
许晓琴.
政治美学:赛义德文化抵抗实践[J]
.小说评论,2010(S2):215-219.
被引量:2
7
钱谷融.
《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J]
.文艺研究,1980(3):7-13.
被引量:68
8
蔣孔阳.
什么是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3):36-43.
被引量:7
9
高尔太.
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与蒋孔阳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1(4):61-66.
被引量:5
10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
.文艺争鸣,1994(2):10-20.
被引量:179
共引文献
669
1
曾繁仁,刘艳芬.
建设富有中国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之根的生态美学——曾繁仁教授访谈[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4):239-250.
2
朱鸿旭.
浅析公共阐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310-320.
3
李慧文.
阐释合法性的重建——评张江“公共阐释”理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76-286.
4
张宇维.
“公共阐释”与阐释的“公共性”[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66-275.
被引量:1
5
贾冰.
公共阐释对信息传播的适配性——以微博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56-265.
6
彭成广.
向度、限度与可能——阐释的发展逻辑和“公共阐释”的建构空间[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46-255.
7
郭芳丽.
公共阐释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1):235-245.
8
赵娜.
开启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领域[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22-234.
9
张晶,刘璇.
中西诗学中的“感兴”与“灵感”[J]
.中国文学批评,2021(2):40-50.
被引量:2
10
高楠.
文学的传播场域[J]
.中国文学批评,2021(1):107-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杜卫.
文艺美学与中国美学的现代传统[J]
.文艺研究,2019(1):5-13.
被引量:10
2
李德.
“文艺美学”学科发展概况论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8):16-17.
被引量:1
3
王文卿.
“文艺美学”的生成与当代问题分析[J]
.东西南北,2019,0(2):103-103.
被引量:1
4
周才庶.
中国“审美经验”的知识社会学考察——兼论新时代文艺美学的一种转向[J]
.文学评论,2018(4):197-204.
被引量:3
5
谢纳,林静怡.
当代语境中的美学与艺术学融合——2019年中华美学学会年会关于美学与艺术学融合的研讨综述[J]
.艺术百家,2019,0(6):202-205.
被引量:1
6
杜吉刚.
中国文艺美学学科意识发生论[J]
.华中学术,2019,0(1):22-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杨洁.
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探究[J]
.经济师,2021(8):239-239.
1
闫婷婷.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J]
.学周刊,2018(1):188-189.
2
刘求长.
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文学理论刍议[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4(2):17-19.
3
张凯成.
“视点”偏转、理论思维与研究载体的“当代意识”——2017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J]
.江汉学术,2018,37(2):5-10.
被引量:2
4
王丽媛.
创新写作教学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20):89-90.
被引量:1
5
秦淑敏.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49-52.
6
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0(2):125-126.
7
易崇辉.
着眼于文艺学生态建设的文艺学批评实践——读郑惠生先生《文艺学批评实践》有感[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4(1):91-93.
被引量:8
8
胡玉兰.
略谈文思与才学的关系——《文心雕龙·神思篇》阅读札记[J]
.阅读与写作,2001,0(10):7-8.
被引量:1
9
姬建民.
愿“幼有所育”进展得快些再快些[J]
.党课,2018,0(1):79-81.
10
刘旭光.
论体验:一个美学概念在中西汇通中的生成[J]
.社会科学文摘,2017,0(9):108-110.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