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6
-
1金怡.浅谈融资融券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周刊,2008,21(7):109-110. 被引量:2
-
2廖士光,杨朝军.卖空交易机制、波动性和流动性——一个基于香港股市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21(12):6-13. 被引量:120
-
3廖士光,杨朝军.证券市场卖空交易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探讨[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20(1):73-77. 被引量:17
-
4金岩石.融资融券必须走独立专业之路[J].新财经,2006(4):30-31. 被引量:1
-
5卢增辉.浅析我国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J].新疆金融,2006(8):59-60. 被引量:2
-
6罗荣华.融资融券交易下证券公司的自律管理[J].内江科技,2007,28(2):52-52. 被引量:3
-
7骆玉鼎,廖士光.融资买空交易流动性效应研究——台湾证券市场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05A):118-132. 被引量:46
-
8龙云飞.浅析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20-121. 被引量:10
-
9王敏玉.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8(6):141-143. 被引量:16
-
10覃忠文.对中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思考[J].市场研究,2009(3):54-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王少谦.关于中国融资融券业务[J].大众商务,2010(16):9-9.
-
2王晶.浅析我国融资融券业务[J].时代经贸,2010,8(18):174-174.
-
3孙礼旭.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状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3):15-16. 被引量:1
-
4朱宝.融资融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6):87-88.
-
5郑宏韬.简析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存在的问题[J].财经界,2016(2):107-108.
-
6燕敏,张艳慧.两种公司融资模式的成因及在中国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23):65-65.
-
7张国铭.浅谈融资融券业务[J].中国集体经济,2017(21):67-68.
-
8张振磊,孙公盛.我国当前融资融券的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3(8X):120-121. 被引量:2
-
9孙巍.我国融资融券市场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5(3):177-179. 被引量:2
-
10孙君威.我国融资融券交易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8(6):151-152.
-
1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0(1):92-95.
-
2韩德宗,徐剑刚.关于期货结算所作用的探讨[J].浙江金融,1993,0(8):31-32.
-
3顾维清,鲍俊颖,高君健,陈成.融资融券市场的动态保证金模型设置[J].中国市场,2012(13):31-33. 被引量:4
-
4高敏.从大豆到债券──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见闻[J].浙江金融,1994(2):42-43.
-
5王鑫,朱曦济,陈文杰.对我国融资融券机制下合理保证金比例的研究[J].国际金融,2011(12):68-72. 被引量:2
-
6李迅雷.融资融券:在非议中前行[J].中国经济报告,2015(11):91-94. 被引量:3
-
7万克玲,许斌,文岚,王玥.对湖南省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经济,2007,0(2X):116-117.
-
8刘用明.国债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9-23.
-
9郑紫衡,田亦夫.西方金融期货市场一瞥[J].海南金融,1994(6):29-31.
-
10任彦.海外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J].金融法苑,2008(1):81-9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