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血战钢锯岭》的人文视角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文"理念最早提出是为了伸张对抗神权的人权,而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数百年间,它又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其关怀人,重视人的自由、解放和完善人的本性是始终没有变化的。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血战钢锯岭》,从人文性的视角来讲述残酷的战争故事,给予参战个体现实与终极两个层面上的人文关怀,而电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也与其人文主义色彩有关。文章从个体、家庭、国家三方面,解析《血战钢锯岭》的人文性视角。
作者 房志新
机构地区 河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24,共3页 Movie Literature
基金 2012年度"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SJJ2012-25)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从大学新生转型期看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育连贯性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8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2

  • 1成红舞.梅尔·吉布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色[J].电影文学,2007(9):12-13. 被引量:7
  • 2李一鸣.“拥有一切”的《勇敢的心》──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评述[J].当代电影,1996(5):97-101. 被引量:6
  • 3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4FLEMING C WArts and Ideas[M].Belmont:Thomson Learning Inc:2005.
  • 5BAUMER F L.Intellectual Movements in Modem European History[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5.
  • 6WEBER MAX.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New York:Charles Scriber's Sons, 1958.
  • 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0.
  • 8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27,37.
  • 9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 10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