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贵州盘县苞谷山煤矿煤层赋存与煤岩煤质特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依据煤田地质勘查钻孔资料与实测煤岩煤质资料,对盘县苞谷山煤矿煤层分布与厚度变化、煤岩煤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含煤地层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区内含可采煤层17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8层,大部可采煤层9层。煤层厚度变化与其分布范围有所不同。各煤层均以亮煤和暗煤为主,含镜质组、壳质组和惰质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介于0.9%~1.1%之间,平均为1.0%。
作者 任宗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122-124,共3页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64

  • 1梅冥相.论“黔中古陆”[J].贵州地质,1994,11(3):199-206. 被引量:36
  • 2何熙琦,肖加飞,王尚彦,刘爱民,黎超,白平.黔中隆起研究[J].贵州地质,2005,22(2):83-89. 被引量:48
  • 3熊孟辉,秦勇,易同生.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格局及其构造控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6):778-782. 被引量:88
  • 4刘特民.再论“黔中隆起”.贵州工学院学报,1990,19(1):93-94.
  • 5张卫平,唐显贵.贵州省织纳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R].贵州贵阳:贵州省煤田地质局,2009.3.
  • 6何泽官,唐显贵.贵州省织纳煤田1/5万煤田地质编图说明书[R].贵州安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997.12.
  • 7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项目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国土资源部,2007.5.
  • 8贵州煤田地质局.贵州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第三次煤田预测)[R].贵阳:贵州煤田地质局,1997.
  • 9贵州煤田地质局.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R].贵阳:贵州煤田地质局,1994.
  • 10曹代勇,占文峰,魏迎春等.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7,10.

共引文献1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