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羊肚菌干子实体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获得菌种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
9
Comparative study on tissue and spore isolation strains from the dried fruiting body of Morchell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干子实体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两种方法获得羊肚菌菌种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萌发可纯化时间分别为1~5天和2~5天;孢子萌发率较组织的萌发率高,分别为90%和80%;在萌发可纯化时间内,能纯化出羊肚菌菌丝的几率均为100%。
作者
黎智文
代俊杰
李晓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食药用菌》
2018年第2期94-95,共2页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关键词
干羊肚菌
组织分离
孢子分离
菌种萌发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1
李华,包海鹰,李玉.
羊肚菌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2004,2(4):53-60.
被引量:67
2
杜习慧,赵琪,杨祝良.
羊肚菌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及栽培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2014,33(2):183-197.
被引量:212
3
刘伟,张亚,蔡英丽.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
.食药用菌,2017,25(2):77-83.
被引量:76
4
李晓,孟秀秀,代月婷,黎倩,黄兵,胡欣.
黑木耳简单快速组织分离新法[J]
.中国食用菌,2014,33(6):11-12.
被引量:7
5
李晓,孟秀秀,陈卫卫,李鹏,孙贺男,任洋洋,高伟.
木耳干耳片组织分离的新方法研究[J]
.食药用菌,2014,22(3):151-152.
被引量:1
6
王永斌.
组织分离法制作羊肚菌母种的关键环节[J]
.北方园艺,2017(8):150-151.
被引量:6
7
陈易飞.
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机理初探[J]
.中国食用菌,2001,20(3):22-2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8
1
黄韵婷,赵琪,李荣春.
圆叶杨林地栽培尖顶羊肚菌初报[J]
.浙江食用菌,2009(4):33-35.
被引量:8
2
李云龙,刘柱.
黑木耳的组织分离技术[J]
.食药用菌,2008,17(3):27-27.
被引量:4
3
石长宏.
羊肚菌林地仿生态种植技术[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06-108.
被引量:5
4
张广伦,肖正春.
羊肚菌营养饮料的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4,13(2):1-2.
被引量:9
5
邹作华,宋淑敏,王熊,徐宝梁,郭宏,郭维琦,高虹.
EF-11食用蕈多糖的分离提纯与结构研究(一)[J]
.食品科学,1995,16(4):43-46.
被引量:12
6
贾建会,徐宝梁,宋淑敏,高虹.
羊肚菌发酵制品保健机理初探[J]
.食用菌,1996,18(4):40-42.
被引量:33
7
宋淑敏,邹作华,王洪荫,徐宝梁,满霞,郭鸿源,高虹,贾健会.
EF-11营养液的研制及其保健作用的试验研究[J]
.食品科学,1996,17(7):52-57.
被引量:58
8
刘作喜,王永吉,王章淮,王贞东,刘威.
羊肚菌栽培新技术与深层发酵技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6,15(4):29-33.
被引量:18
9
陈易飞.苏州发现羊肚菌[J].食用菌,1993,:3-3.
10
(美)CT阿历索保罗 W明斯.真菌学概论[M].农业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320
1
陈新,吕首云,马瑞欣,边银丙,康恒.
梯棱羊肚菌营养类型的研究[J]
.菌物学报,2020,39(2):323-334.
被引量:6
2
谢敬波,高星星,卢泽民,李旭,廖剑,庞雄斌.
一种羊肚菌工厂化盆栽播种机设计与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352-355.
被引量:2
3
张利平,陈彦,王子尧,祝庆军.
羊肚菌胞外多糖免疫活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9,28(3):47-49.
被引量:21
4
曹娟云,任桂梅,张雪.
羊肚菌液体培养菌丝体产量与培养液pH值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4):176-177.
被引量:6
5
陆文蔚,王淑珍,唐立伟.
浅谈新型羊肚菌功能食品的开发前景[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3(10):19-22.
被引量:5
6
陈易飞,郭益红.
温度、pH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苏南科技开发,2007(8):28-29.
被引量:13
7
朱林,程显好,田吉腾.
羊肚菌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54-4057.
被引量:32
8
戴玉成,杨祝良.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J]
.菌物学报,2008,27(6):801-824.
被引量:696
9
刘士旺,毛建卫,吴元锋,黄俊,杨志祥,王强,尤玉如.
粗柄羊肚菌液体发酵条件研究[J]
.中国酿造,2008,27(12):25-28.
被引量:5
10
赵琪,黄韵婷,徐中志,李荣春.
羊肚菌栽培研究现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904-907.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90
1
苏永杰.
野生羊肚菌菌种分离对比试验与研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1):35-37.
被引量:2
2
龚国淑,徐琴,张敏,杨继芝,陈华保,申世安,唐太飞.
一种简便的病原真菌单孢分离方法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1):126-127.
被引量:45
3
陈芳草,刘兴蓉,谭方河,林强.
尖顶羊肚菌生物培养学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508-514.
被引量:13
4
邢增涛,孙芳芳,刘景圣.
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4,11(4):38-43.
被引量:24
5
赵春燕,孙军德,李敏,刘在民.
培养条件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05,24(1):15-17.
被引量:27
6
朱斗锡.
羊肚菌的菌种制作[J]
.中国食用菌,1993,12(5):35-36.
被引量:3
7
黄伟光,戴文英.
羊肚菌栽培[J]
.中国食用菌,1994,13(5):14-16.
被引量:6
8
李华,包海鹰,李玉.
羊肚菌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2004,2(4):53-60.
被引量:67
9
刘作喜,王永吉,王章淮,王贞东,刘威.
羊肚菌栽培新技术与深层发酵技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6,15(4):29-33.
被引量:18
10
彭璐,常继东.
羊肚菌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06,28(5):10-1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9
1
羊晨,魏宝阳.
羊肚菌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2018(7):122-126.
被引量:6
2
张保顺,叶孟婷,刘清,王建康,罗楠轩,杨昌庆,朱昱蓉,李逐波,刘元喜.
黑脉羊肚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及其培养条件优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6):52-62.
被引量:3
3
罗友梅,陈瑞雅,张锐杰,李锐新,余佳蝶,贺新生.
羊肚菌单孢和多孢菌株大田出菇比较试验[J]
.食药用菌,2022,30(1):43-47.
被引量:6
4
周帅,陈鑫伟,郑东方,韩彬,闫延梅.
羊肚菌干鲜子实体组织分离效果初探[J]
.食用菌,2022,44(2):37-38.
被引量:1
5
周帅,陈鑫伟,郑东方,韩彬.
不同方法制备羊肚菌母种的效果比较[J]
.食药用菌,2022,30(2):148-150.
6
郝哲,张彦飞,高升成,梁海燕,李惠霞,李红,思瑞琳.
野生羊肚菌资源收集与菌株筛选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22,41(9):16-25.
被引量:3
7
尹玉飞,李明,李守勉,李国杰,田景花,刘晓薇.
4种羊肚菌菌种提纯复壮方法比较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3,46(3):36-44.
被引量:2
8
王青,李闯,汪国莲.
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23,42(4):80-84.
被引量:1
9
查波,王文丽,余文娟,崔文浩.
羊肚菌菌种不同保藏方法保藏效果比较[J]
.食用菌,2024,46(1):31-3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张俊波,肖梦萍,罗祥英,李荣春.
羊肚菌错季栽培[J]
.生物灾害科学,2019,42(2):165-169.
被引量:3
2
刘峪,姚辰,贲显明,戴春红.
羊肚菌产业发展探究[J]
.今日农业,2019,0(6):3-4.
3
隋明,谢慧蓉,李俊儒,张凤英,刘根娣.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其栽培技术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2020,46(4):141-142.
被引量:6
4
李岩龙.
梯棱羊肚菌菌丝培养条件[J]
.甘肃林业科技,2020,45(2):14-17.
被引量:2
5
李梦桐,王楠,玛依拉·吐尔地别克,焦子伟.
羊肚菌栽培及富硒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6):20-27.
被引量:9
6
罗友梅,陈瑞雅,张锐杰,李锐新,余佳蝶,贺新生.
羊肚菌单孢和多孢菌株大田出菇比较试验[J]
.食药用菌,2022,30(1):43-47.
被引量:6
7
王月,任梓铭,于延申.
羊肚菌菌种鉴定及生长条件优化[J]
.北方园艺,2022(6):114-121.
被引量:6
8
李霁虹,荆玉玲,孙瑞粱,马桂珍,郭荣君,李世东.
无色杆菌Am77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及其菌丝际定殖和迁移特性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2):7-14.
9
朱金霞,冯锐,任怡莲,郑国保,李苗,朱丹,熊丽萍.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J]
.宁夏农林科技,2023,64(1):8-10.
被引量:1
10
贺新生,张锐杰,贺亚宁,赵栎棋,罗友梅.
大型真菌有性孢子的细胞核数量与羊肚菌的生活史简述[J]
.食药用菌,2023,31(3):154-159.
1
赵秋.
计施宽村 种羊肚菌“钱”景好[J]
.致富天地,2018,0(3):51-51.
2
徐焱.
提高庆大霉素孢子萌发率的研究[J]
.福建化工,2006(3):22-25.
3
黄元射,陈敏,刘守艳,聂中霞.
菌袋培育竹荪栽培种的方法初探[J]
.安顺学院学报,2017,19(6):129-132.
4
刘明军,杨琴,张桂香,杨建杰.
野生双孢蘑菇菌株的ITS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18,0(2):53-56.
被引量:3
5
豆雅楠,牛世全,豆建涛,赵丹,郑豆豆,周璇,王彦,孔维宝,朱学泰.
一株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
.生物学通报,2018,53(1):43-46.
被引量:2
6
史春凤.
基于花粉人工培养法下的含笑花粉活力研究[J]
.种子,2018,37(3):89-91.
被引量:3
7
葛礼豪,于德水,苏瑞超,曹阳.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耐受缺氧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3):264-269.
被引量:3
8
魏峰,姚志刚,侯祥保,刘路.
迦缘紫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及大棚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2018,26(2):111-114.
9
高小宽,梁魁景,张志强,卢艳敏.
三种植物提取物对梨储藏期黑斑病菌抑制作用[J]
.北方园艺,2018(2):161-165.
被引量:6
10
林珊宇,贤小勇,韦小妹,韦继光,朱桂宁.
广西火龙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18,47(2):6-12.
被引量:18
食药用菌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