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阶级消亡说”的理论透析
被引量:
1
An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the Demise of Social Class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消亡说”甚嚣尘上,西方学者与西欧社会民主党宣布现代社会工人阶级已经消亡并将左翼斗争的方向转向了“第三条道路”。然而这种“阶级消亡说”的产生正是当代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结果,事实上阶级现象在当代社会中问题依然突出,阶级分析法依然是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
作者
汪越
孙熙国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2,共7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阶级
工人阶级
阶级理论
阶级消亡说
分类号
D0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6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世鹏.
后福特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关于后福特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1):66-70.
被引量:5
2
吴宁.
工人阶级的终结——兼析高兹的《告别工人阶级》[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60-163.
被引量:4
3
沈原.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
.社会学研究,2006(2):13-36.
被引量:360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吕鹏.
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重访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J]
.社会学研究,2005(4):221-228.
被引量:20
2
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版第37页.
3
Andre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London: Pluto Press, 1982, p. 65.
4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J].国外社会学,1998,(2):15-15.
5
博兰尼.1989/1957,《钜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
6
弗朗西斯·福山.1998,《历史的终结》.黄胜强,许铭原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7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
马克思.1970/1867.《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9
谭深.2004,《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
King,L.P.&I.Szelenyi 2004,"Max Weber's Theory of Capitalism and Varieties of Post-communist Capitalism."First draf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June 30.
共引文献
366
1
奂倩.
国企民营化后员工社会性别与情感劳动制度研究——以M宾馆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247-326.
2
穆希琳.
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以YZ厂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25-96.
3
郑佳琪,冯雪红.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群体认同重塑——评《流动社会的秩序》[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1):271-276.
4
汪建华,郭于华.
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和使用者——新生代农民工与信息技术[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1):1-17.
被引量:3
5
崔琳琳.
现代国家三面相与工会改革的三重逻辑[J]
.创意城市学刊,2020(3).
6
魏延志.
转型期中国区域差异与城市居民教育不平等(1978-2006)——基于CGSS2006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20.
被引量:3
7
高自龙.
'97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
.教学与研究,1998(3):51-56.
8
刘霞.
多元社会的稳定逻辑——论转型期社会矛盾化解的协同治理机制构建[J]
.学术前沿,2013(1):74-83.
被引量:17
9
周端明,蔡敏.
中国的大转型:双向运动与二元体系[J]
.海派经济学,2014,12(2):90-108.
被引量:1
10
蕾奥.
存储要面向应用而优化[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43):54-54.
同被引文献
8
1
费孝通.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J]
.名人传记,2009,0(8):50-51.
被引量:13
2
钟晓宏.
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观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批判——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125-133.
被引量:7
3
苏苗苗,吴玉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凝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491-495.
被引量:2
4
徐艳玲.
全球抗疫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势塑局[J]
.东岳论丛,2020(11):57-65.
被引量:2
5
李包庚.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实践与原创性贡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2):1-11.
被引量:25
6
余达淮,伍丽.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思路[J]
.伦理学研究,2021(2):121-125.
被引量:7
7
韩召颖,王辛未.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际秩序危机与转型态势探析[J]
.东北亚论坛,2021,30(4):41-53.
被引量:7
8
曲亚囡,刘慧敏.
国际法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合作研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209-2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寇鑫鑫.
“自由人联合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比较和思考——兼论《共产党宣言》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蕴[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646-651.
1
尼扎木.司马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再认识[J]
.实事求是,1988(4):7-11.
2
《政治常识》(第一、二课)[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88,0(1):30-34.
3
陈海艳,孙如萍.
德性培育与文学课程教学新范式的可能[J]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7(10):4-7.
4
杨现坤,汪勇.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国化的经典阐释——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视角[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9(5):59-63.
被引量:1
5
杨成明.
需求层次理论视野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7(11):28-31.
被引量:2
6
林建华.
政党执政研究是当今时代极其重要的现实课题——《西欧社会民主党执政理论与实践研究》评介[J]
.东岳论丛,2017,38(11).
7
奚广庆.
欧洲共产主义[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0(2):38-38.
8
彭朝花.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述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1):138-146.
被引量:3
9
张鸿彬.
强制阐释的后现代特征[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6):92-95.
10
刘晖.
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2017(4):48-67.
被引量:20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