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京剧演出的戏价逐渐由茶资改称票价,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市场在演剧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作用。戏园中的京剧演出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园主和戏班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千方百计增加上座率。名伶成为上座率的重要保障,但名伶的等级不同在市场上的号召力便有差异,市场给名伶开出了不同价码。票价的设定突出反映了名伶在市场上的叫座能力,同时成为戏园和班社盈利的主要来源。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代京剧演出形态与剧场形制演变关系研究"(编号:18NDJC155YB)的研究成果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基于近代剧场形制演变下的京剧演出研究"(编号:Y20173833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