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共1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NULL.
同被引文献22
-
1刘守华.土家族杰出的女故事家孙家香[J].民族文学研究,1999,17(1):32-35. 被引量:3
-
2陶思炎.辛勤的探索 丰硕的成果——读刘守华著《中国民间童话概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3):108-110. 被引量:1
-
3刘守华.一个印度故事在我国一些民族中发生的变异[J].思想战线,1985,11(3):63-68. 被引量:2
-
4刘守华.多棱宝石——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命运的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0(3):1-7. 被引量:8
-
5刘守华.道教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J].思想战线,1983,9(2):37-47. 被引量:4
-
6刘守华.谈民间文学中的“大团园”——兼对一个流行文学观念质疑[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2(4):126-134. 被引量:1
-
7陈妙玲.我在故事学领域的探索——刘守华教授访谈录[J].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2):17-21. 被引量:2
-
8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与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46. 被引量:10
-
9刘守华.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的道教色彩[J].中国道教,1990(1):23-25. 被引量:1
-
10刘守华.黄鹤楼传说的“神仙情结”[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5):158-160. 被引量:6
-
1专家介绍:刘守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2).
-
2孙正国.原创与整合:刘守华学术品格探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52-55. 被引量:3
-
3朱林飞,陈芳,盛浩,龚威.大冶果城里土主会——流行在鄂东南的游神祝福庙会习俗[J].文化月刊,2015,0(11Z):76-83.
-
4刘守华.美国《纽约时报》关于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报道的原件[J].文明,2015,0(12):93-93.
-
5杨治国,刘爱华,张忠诚.试论湖北的“寄死窑”与胶东半岛的“丘子坟”[J].文物世界,2010(3):64-65. 被引量:1
-
6陈妙玲.我在故事学领域的探索——刘守华教授访谈录[J].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2):17-21. 被引量:2
-
7北师大附中启动“讲钱学森故事学钱学森精神”活动[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0(6):11-11.
-
8讲故事学成语[J].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2009(12):43-43.
-
9万建中.中国百年故事学简历[J].西北民族研究,2011(1):74-81. 被引量:2
-
10朱晓罕.加强学科建设 创建中国学派——“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6):53-5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