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代骈文正名与辨体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晚唐李商隐名其集《樊南四六》后,历经宋、元、明诸朝,"四六"一直是骈文的主流称谓。到了清代,随着骈文创作的复兴,"骈体""骈体文""骈文"等名称逐渐兴盛,与"四六"杂陈混用。与此同时,批评界出现骈文正名与辨体风气,或指摘"四六"称名之非,或从形式、功能、文体风格等方面辨析"四六""骈文"之异,并最终导致"四六"之名为"骈文"所取代。清人的骈文正名与辨体,本质上是一种尊体策略,旨在将骈文与长期饱受诟厉的"四六"划清疆界,从而提升骈文的品格和地位。这种理论策略顺应清代骈文复兴和与古文争立坛坫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
作者 何诗海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3,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中山大学2016年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古代别集编纂体例与文学观念研究"(批准号:16WKJ C21)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0

  • 1曹虹.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1997(3):109-116. 被引量:30
  • 2奚彤云.清嘉庆至光绪时期沟通骈散的骈文理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110-116. 被引量:3
  • 3刘开.《与王子卿太守论骈体书》,《刘孟涂集·骈体文》卷二,清道光元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
  • 4陈寿祺.《答高雨农舍人书》,《左海文集》卷四,续修四库全书本.
  • 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三《尧峰文钞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22页.
  • 6徐作肃.《壮悔堂文集序》,《偶更堂集》文集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 7孙原湘.《赠冯伟人序》,《天真阁集》卷四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588册,第357页.
  • 8尤侗.《牧靡集序》,《西堂杂组二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06册,第316页.
  • 9.郑虎文为邵齐焘所作墓志铭.邵齐焘.《玉芝堂集》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1册.,.第440页.
  • 10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九《四六法海提要》,第1719页.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181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