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修性与修命:晚明佛道之辨及其效应

Cultiv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life: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the effec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严辨老庄道家之学与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场,在当时三教同归的合流思想下,主张与老庄道家之学相融并存,而对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则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视之为非主流宗教类型。面对道教指责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评,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佛教心性一元论的基本立场,特别针对全真道所主张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炼养工夫展开了思想论辩,阐述了佛教“性本论”的性命不二与道教“气本论”的性命二分之间的义理差异,进而辨析佛教明心见性与道教修身炼性之间的工夫论差异,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趋归仙佛合宗同修共证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现实效应,同时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传统的《功过格》形式,加以佛教化的改造,通过“唯心立命”,强调佛教心性智慧与因果信仰相结合,一并落归于现实世间的劝善教化,参与共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对后世民众的佛教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 陈永革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25,共10页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3]归元直指(明本)[A].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3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1.
  • 2[13]方壶外史·纯阳吕公百子碑测疏[A].藏外道书:第5册[Z].
  • 3[18]彭际清.居士传:卷45[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 4[19]圣严.明末佛教研究[M].台湾:东初出版社,1987.
  • 5[20]袁黄.立命篇[M].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