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好生活的多重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 被引量:31

Mulriple Value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 Lif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好生活是主体依据客观生活世界而生成的幸福感受,是广大人民对于"当下"生存状态所生成的主观体验与积极评价。美好生活实践本身的开放性以及无限性决定了美好生活是基于"当下"而对"未来"生存图景的积极确信,其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构成了美好生活构建的理论前提和道路基础。架起美好生活的"当下"与"未来",当以多种关系性规定为起点,从而生成以关系理性为价值依据并超越现代文明发展限度的全新生活样态,这也成为美好生活构建的必然举措。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8年第4期37-42,共6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7CKS03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杨耕.历史规律研究中的三个重大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4(5):57-69. 被引量:6
  • 2袁银传.社会历史发展有无规律之争及其科学解答[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6):92-96. 被引量:4
  • 3上海浦东尝试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推进均衡优质发展[N].文汇报,2009-4-20.
  • 4池莉.混账至极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http://www.sina.com.cn.青年参考,2008-7-25.
  • 5预言与劝说[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308.
  • 6[美]威廉·贝内特.美德书(扉页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0).
  • 7.[3].文汇报,2002-10-28(5).
  • 8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等译,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 9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第13页.
  • 10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与共同体》,第143-144页.

共引文献167

同被引文献350

引证文献31

二级引证文献1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