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为求真与致用:顾颉刚历史教育民族主义观转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术研究旨趣长期以来困扰着学术界:学术是为了求真,还是为了致用,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是二者兼有,又如何可能。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此问题的认知与解决方式不一。选择前者,学术似乎失去存在的理由;选择后者,则可能以牺牲学术为代价。现实的学术研究中往往是各走一端,各遭到对方批评。顾颉刚先生在对待历史教育民族主义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处理二者关系的重要遗产。
作者 刘波 陈德运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8年第4期61-65,共5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民国学校历史课程发展嬗变研究”(项目号:QYYJC17011)阶段性成果 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民国中学历史课程发展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7D017)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3

  •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94
  • 2费孝通.《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费孝通文集》第13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28、30-32页
  • 3傅乐成.《傅孟真先生的民族思想》[A].王为松编.《傅斯年印象》[C].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201页.
  • 4《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41—1742页.
  • 5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4页.
  • 6陈连开:《中国·华夷·藩汉·中华·中华民族——一个内在联系发展被认识的过程》,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 7《益世报·边疆周刊》发刊词,1938年12月19日.
  • 8《“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益世报·星期评论》,1939年1月1日.
  • 9《中华民族是一个》前言,《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1939年2月13日.
  • 10傅斯年致顾颉刚的信.

共引文献1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