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脱贫致富之路——辽西天然纤维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思路
被引量:2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2-23,共2页
同被引文献28
-
1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07-109. 被引量:72
-
2赵绪福,王雅鹏.基于产业链长短的粮棉比较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3):81-85. 被引量:4
-
3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28-32. 被引量:76
-
4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4):60-63. 被引量:122
-
5李心芹,杜义飞,李仕明.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J].经济师,2005(3):24-25. 被引量:15
-
6吴金明,张磐,赵曾琪.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5(2):44-50. 被引量:95
-
7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13-17. 被引量:42
-
8刘贵富.中文专题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以产业链文献检索为例[J].现代情报,2006,26(4):12-17. 被引量:2
-
9韩纪琴,王凯.南京市蔬菜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1(2):51-54. 被引量:16
-
10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力关系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3):10-13.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39
-
1尹佳音,李大伟.全球产业链重塑下提升我国产业链地位[J].宏观经济管理,2023(12):31-37. 被引量:1
-
2李杰义,白庆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5-18.
-
3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4):86-88. 被引量:9
-
4陆峰.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J].商业时代,2007(36):82-83. 被引量:3
-
5卢中华,李岳云.基于发展能力的工业园区产业链构建分析——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8(8):12-15. 被引量:2
-
6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演进与中国企业的发展[J].当代财经,2008(9):78-83. 被引量:12
-
7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动力和路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运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9):81-84. 被引量:5
-
8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J].改革,2008(6):56-60. 被引量:12
-
9林中燕.产业链视角下的信息服务业蛛网模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76-79. 被引量:4
-
10赵明亮,李红,柴军.新疆羊肉产业链模式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09(12):236-239. 被引量:10
-
1刘起.加强家庭牧场的建设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J].四川草原,1996(4):33-35.
-
2陈士辉.发展股份合作制 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J].当代教育与文化,1995(1):10-12.
-
3位朔男.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和引导的思考——安定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3,42(11):126-128.
-
4周志丹.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问题[J].经济问题,2002(11):72-73. 被引量:2
-
5高广勤.振兴老工业基地要牢牢扎根于顾客导向的企业管理[J].鞍山社会科学,2004(3):19-20.
-
6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J].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4,7(1):9-15. 被引量:5
-
7陈长湧.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奋斗,2003(3):26-27.
-
8刘世常.发展区域经济是林区经济振兴的最佳选择[J].中国林业,1995(12):29-29.
-
9邱丽霞,张伟炜.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及工作特征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9(12):75-76. 被引量:5
-
10鲍春生.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81-8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