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被引量:
7
On the Reform of Tertiary Curriculum System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要培养入世后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大批人才 ,必须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探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
作者
马一民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72,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体系
WTO
课程改革
创新精神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李曼丽.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1):27-28.
被引量:24
2
章新胜.
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高等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2(2):11-17.
被引量:94
3
王生洪.
正视利弊 主动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入世”策略纵横谈[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2):8-1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刘景良.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5):370-371.
被引量:6
2
过国忠.
校园环境与育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1):70-73.
被引量:5
3
高由信.
高校校园建设与环境育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104-10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25
1
乔林.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57-58.
2
石玉秋,曾文波,魏莹莹.
电气信息课程体系教学优化探索与实践[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S1):37-39.
3
张恩平,张淑红.
《蔬菜栽培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z1):48-50.
被引量:1
4
陈德文.
加入WTO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1):71-75.
5
徐令.
建立国际化合作办学 加强动画人才培养[J]
.美术大观,2007(5):126-127.
被引量:3
6
江玉祥.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面对WTO[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38-39.
7
单大圣.
中国入世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J]
.世界教育信息,2013,26(8):25-30.
被引量:2
8
王莉,马长伟.
WTO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求实,2004(S1):201-202.
被引量:13
9
周学军,刘颖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高等教育[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3,0(6):27-30.
10
刘永亮.
高等职业教育应对WTO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79-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肖忠斌.
多媒体课件《结构设计原理》的策划及制作[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2):92-93.
被引量:1
2
雷金火.
学科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与课程结构改革[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18-20.
被引量:3
3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3
4
王耀农.
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114-117.
被引量:6
5
吴虹.
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6):123-124.
被引量:21
6
钟坤凡.
实践教学与学分制[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5,21(4):10-15.
被引量:2
7
马艳秀.
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
.江苏高教,2006(3):84-86.
被引量:124
8
黄朝钦.
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4):125-127.
被引量:4
9
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10-10.
10
Ehrenberg,R.G.,Brewer,D.J.,Gamoran,A.,& Willms,J.D.Class siz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J].Psychological Scienc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2001,2(1),1-30.
引证文献
7
1
石玉秋,曾文波,魏莹莹.
电气信息课程体系教学优化探索与实践[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S1):37-39.
2
蒋莱.
当前大学课程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5):52-53.
被引量:5
3
张晓路.
专业基础课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116-118.
4
唐贤秋,张晓勤.
普通高校推进实践教学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J]
.高教论坛,2007(2):68-71.
5
王军,范东升.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基于汕头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学的改革[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1):78-80.
被引量:5
6
陈楠,耿立艳.
河北省高校本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物流科技,2018,41(10):159-161.
被引量:3
7
王影.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创新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吉林教育(综合),2016(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晓婓.
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
.潍坊学院学报,2009,9(3):143-144.
被引量:3
2
王秀成.
综合、研究、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山东大学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22-123.
3
张泰城,付八军.
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10-13.
被引量:8
4
钟恩升,惠巍,王秀苓.
影响地方工科大学班级平均成绩的客观因素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1):42-44.
5
黄雯.
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广西教育,2010(36):113-114.
被引量:1
6
李芳,刘红霞,高萍.
全媒体时代体育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33-36.
被引量:9
7
张晓彤.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人职业素养探析[J]
.传播力研究,2018,0(8):155-155.
8
银燕.
探析内蒙古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方法[J]
.采写编,2016,0(5):141-143.
被引量:1
9
蔺义桥.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个性化培养周初探——以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8(6):169-170.
被引量:4
10
朱兵,许迎春,孙雪霞.
“汉语+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
.智库时代,2018(38):74-75.
1
郑勇.
充分利用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0(10):277-277.
2
刘沈荣.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43-144.
被引量:4
3
冯意心.
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研究[J]
.林区教学,2011(9):72-73.
被引量:2
4
李素萍.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之思考[J]
.科教文汇,2010(7):19-20.
被引量:4
5
刘冬云.
高校公共选修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0):203-204.
被引量:1
6
柏志华.
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224-224.
被引量:7
7
程小红,马建华.
工具主义在课程中的扩张及反思[J]
.科学咨询,2009(9):76-76.
被引量:1
8
李向军,耿爱丽.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J]
.现代情报,1997,17(4):29-30.
被引量:1
9
许月燕.
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103-104.
10
李惠康,陆文龙.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1996(2):17-22.
被引量:1
江苏高教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