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被引量:2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传统的用工模式体现的是人身和财产的双重隶属属性;而在"互联网+"的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均较为自由,甚至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工作。大多数的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并未签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除了劳动报酬,他们没有"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险保障,也不能获得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保护。对于网约类用工的定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为劳动关系的,应当严格按照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定性为合作关系或者雇佣关系的,应当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和调整;慎重对待性质分类,若是网约用工双方的关系既不属于劳动关系,也不属于民事关系的,应当慎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对网约工进行事前防范;互联网运营方应承担责任风险;网约工人应当通过工会、保险等形式自我维权。
作者 唐鑛 胡夏枫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4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3董保华,邱婕.《论劳动法主体的界定》.董保华主编.《劳动合同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54—77页.
  •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5董保华,邱婕.论劳动法主体的界定[A].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C].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 6[德]曼弗雷德·魏斯,马琳·施米特.德国劳动法与劳资关系[M].倪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7[荷]费迪南德·B·J·格拉佩豪斯,莱昂哈德·G·费尔堡.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M].蔡人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 8[意]T·特雷乌.意大利劳动法与劳资关系[M].刘艺工,刘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下)[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共引文献41

同被引文献221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1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