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钱锺书在应对"史称守恒"时的"不顺—不昌""不逆—不亡",宜分"为人—为学"两层次去看。先看"为人",以钱锺书与同时段的冯友兰来略作比较。再看"为学",以钱锺书与同时段的陈寅恪来略作比较。"深阅读"已从钱著自1955年始撰《宋诗选注》到1981年《管锥编》增补摸索出一条长达26年的内在脉络,此脉络即钱锺书的"第三种活法",其基调是"安全感与尊严",由"外示和同""内不奉侍"这双重安顿来呈现钱锺书的"为人"与"为学"。打通《槐聚诗存》与钱锺书学案的深层经脉,涵义有两个。涵义一,"打通"本属钱锺书的常用词,钱锺书说其学术方式即在"打通"中西学术于各自语境所生成的人类共识;涵义二,即"打通"《宋诗选注》与《管锥编》的价值亲缘。对钱锺书"第三种活法"的诗魂寻根考辨,要点有三。要点一,考辨"第三种活法"的历史缘起暨心灵应对。要点二,是考辨其"第三种活法"在1950—1956年诗中所涉及的经验性"自发之明",主要体现在"为人"层面的"不顺—不昌",即"不卑"上。要点三,是考辨其"第三种活法"在1956—1974年诗中所涉及的伦理性"自觉之融",已明显地侧重于"为学"层面的"不逆—不亡",即"不亢"上。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2,共9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9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