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文本细读”的具体运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本细读,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其实我们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比如孔子读《易》的"韦编三绝",汉唐的经学家注释经传,明清的评点家,在字里行间的浓墨重彩,乃至古代蒙学的背诵抄默,无一不是文本细读的具体应用。《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作者 杨昌盛
出处 《中学语文》 2018年第15期77-78,共2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