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持"王权"国家观而无"主权"国家观。1864年《万国公法》经人翻译传入中国后,"主权"观念开始进入国人视野,晚清政府官员在对外交涉中强调要"权操自我"。1900年后,"主权"国家观开始广为传播,随后"教育权"概念引入中国。晚清时期,民间与官方的教育主权意识日益强烈,并采取多种途径维护国家教育主权。北洋政府时期,关于教育主权的论述出现多元化状况,维护国家教育主权的手段也趋向多元化。南京政府时期,通过强制外人办学立案来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09-114,共6页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中国教育主权与教会大学立案研究"(17YJA88003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立案的制度分析"(2014SJB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