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桩筏基础设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一般是桩基础,无论是桩筏还是桩-承台加防水板,在目前的结构计算中,工程师们大多没有考虑土的承载能力作用,即上部荷载全部由桩来承担,这种考虑方式既不经济也与实际受力情况有很大差别,会导致结构产生次生内力,对整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在计算中考虑了桩土共同作用,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计算的结果尽量趋近试桩结果,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同时也仍然留有一定安全储备。
作者 徐祖林
出处 《建材与装饰》 2018年第18期88-89,共2页 Construction Materials & Dec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8

  • 1董建国,1991年
  • 2贾宗元,1990年
  • 3杨敏,1989年
  • 4团体著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集,1989年
  • 5赵锡宏,上海高层建筑桩筏与桩箱基础设计理论,1989年
  • 6刘曾荣,数学物理学报,1987年,7卷,3期
  • 7何颐华,1987年
  • 8陈强华,陈冠发.高层建筑下桩──箱共同作用原位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师,1990,2(1):1-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