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单季晚稻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High-yielding Techniques of Sparse-planting Cultivation for Single-cropping Late Ri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结合单季晚稻"两壮两高"技术的推广,通过推广适宜品种、稀播壮秧、增施有机肥、稀植移栽、强化抽穗期水浆管理等措施,达到绿色增产的目的。
作者
盛定建
陶开战
周建武
机构地区
永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1,43,共3页
Hybrid Rice
基金
温州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2014019)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稀植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陶开战,白朴,叶汪萍.
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杂交水稻,2005,20(3):52-53.
被引量:15
2
盛定建,陶开战,金爱菊.
超级杂交稻甬优15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4,29(3):54-5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陶开战,白朴,叶汪萍.
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杂交水稻,2005,20(3):52-53.
被引量:15
2
盛定建,陶开战,刘相根.
甬优9号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10,28(12):27-28.
被引量:8
3
盛定建,刘相根,廖建春,陶开战.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69-69.
被引量:2
4
白朴,盛定建,成宇,陶开战.
籼粳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的生态高效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2,27(2):41-43.
被引量:13
5
陶开战.
杂交水稻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环节[J]
.种子科技,2002,20(2):119-1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7
1
叶礼水.
粤优9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6(5):25-27.
2
杜如伟,张权芳,陈健根,何若晶.
浸种时间、药剂、秕谷、换水等因素对杂交稻种发芽的影响[J]
.种子世界,2008(3):24-25.
被引量:1
3
杜如伟,张权芳,陈健根,何若晶.
浸种因素对杂交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8,49(6):725-726.
被引量:3
4
陈年伟,张体刚.
影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J]
.杂交水稻,2009,24(3):23-26.
被引量:14
5
梅凯华,周强,王欢,涂军民,张金林,高正纲,吕锐玲.
杂交水稻制种杂株形成的成因、识别技巧及质量控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5):1060-1063.
被引量:5
6
刘洪伟,李小林,任万军.
裂颖与去壳对水稻种子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J]
.种子,2009,28(6):81-85.
被引量:7
7
陶开战,朱海华,白朴,李胜康.
超级稻新两优6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5):919-920.
被引量:3
8
盛定建,陶开战,金爱菊.
超级杂交稻甬优15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4,29(3):54-55.
被引量:7
9
张晓晖,陈年伟.
出口杂交水稻种子出仓后高温下发芽率变化研究[J]
.杂交水稻,2014,29(4):29-30.
被引量:1
10
陶开战,盛定建,吴子文,金爱菊,吴銮,郑毅.
超级稻甬优12在浙江永嘉种植表现及单产超12t/hm^2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5,30(3):45-47.
同被引文献
6
1
章秀福,王丹英,方福平,曾衍坤,廖西元.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5-88.
被引量:188
2
杨汉,瞿和平,刘伟,沈其文,黄志谋.
栽培密度与穴栽苗数对晚稻巨风优109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5):35-36.
被引量:1
3
李锷,李志勇,陶开战,盛定建.
2018年永嘉县优质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J]
.农业科技通讯,2019(7):105-107.
被引量:3
4
史晓宇,怀燕,邹爱雷,王岳钧,赵璐峰,胡亮亮,郭梁,吴敏芳,唐建军,陈欣.
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37-1741.
被引量:11
5
占才水,章秀福,周昌南.
单季晚稻甬优12百亩方15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2020,26(3):64-65.
被引量:3
6
陈香妹.
和两优713在尤溪县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21,39(2):43-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叶汪萍,盛定建,陈叶静,吕琛琛,杨焕清,郑长青.
2019年优质连作晚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总结[J]
.种子科技,2021,39(8):3-4.
被引量:1
2
徐正猛,吴芸紫,许晖,史方春.
伍两优鄂莹丝苗在荆州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19-2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学荣.
泰两优1332在平阳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0):169-170.
1
欧阳美.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8,0(6):28-29.
2
凡迪,陈瑶,曾涛,熊玉唐.
水稻稀植高产栽培不同施肥方法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17,37(3):46-48.
被引量:1
3
姚沛云,何永健.
杂交中稻高产栽培的几点体会[J]
.作物研究,1984,1(4):25-25.
4
任良真.
试析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7,37(20):101-101.
5
王淑英.
提高北林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途径及解决对策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5):42-42.
6
董洋阳,贾晴晴,朱新春,刘章生,王雅凤.
施氮量对机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8,24(3):105-107.
被引量:6
7
潘铁夫,张德荣,张文广,李长荣.
东北地区大豆气候生态的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1982,34(2):17-28.
被引量:4
8
邱文兵,胡阳,张天晓,江娟娟,王中原,李平.
少籽西瓜露地嫁接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7,30(12):50-51.
被引量:1
9
王威豪,刘百龙,罗永明,吴全满,伍豪,韦善富.
在越南栽培密度对杂交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8(7):56-59.
被引量:2
10
肖先醒.
从主茎分蘖结实情况看水稻增产措施[J]
.生命世界,1975,0(3):27-28.
杂交水稻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