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次抛物线与线性超高渐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Parabola and Linear Superelevation Runoff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次抛物线超高渐变在公路设计中已经应用多年,但对它的认识并不全面,存在一些认识和应用的误区。通过对计算公式、超高渐变率、零坡段长度和渐变段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研究,全面认识三次抛物线与线性超高渐变的特性和差异,使公路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正确、合理地应用三次抛物线超高渐变和线性超高渐变。
作者
刘利民
王智
机构地区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关键词
公路
超高
线性渐变
三次抛物线渐变
分类号
U412.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杨再福.
三次抛物线超高渐变方式的深入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9):47-47.
被引量:2
2
杨永前,屠书荣,宋永朝.
三次曲线在超高过渡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科学与工程,2013,29(4):92-98.
被引量:2
3
蒋栋.
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与超高有关的几个问题[J]
.华东公路,1990(3):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潘兵宏,赵一飞.
基于路面排水要求的公路几何设计[J]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3):109-112.
被引量:12
2
潘兵宏,吕晓东.
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J]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129-132.
被引量:3
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M].日本道路公团(著),西安公路研究所、陕西省交通科技情报站(译).
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H}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H}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H}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8
臧晓冬.
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超高设计方法的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6):81-85.
被引量:2
9
邵毅明,谭丹萍,束海波,徐进.
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26(1):79-84.
被引量:5
10
张海忠,麻辉东.
公路超高设计应用探讨[J]
.公路交通技术,2011,27(3):1-4.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
1
田引安.
中国与澳大利亚公路几何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J]
.铁道标准设计,2015,59(2):43-49.
被引量:6
2
杨永前,黄红明.
S形曲线超高过渡设计方法研究[J]
.中外公路,2017,37(6):6-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7
1
张卓,高建平.
考虑水流路径长度的S型曲线超高段纵坡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594-596.
被引量:10
2
冯阳飞,张文献.
基于合成坡度的超高缓和段的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8):1-2.
被引量:2
3
张海忠,麻辉东.
公路超高设计应用探讨[J]
.公路交通技术,2011,27(3):1-4.
被引量:16
4
游润卫,许有俊.
高速公路路线竖曲线上的纵坡分析[J]
.公路工程,2013,38(4):21-24.
被引量:6
5
姜康,张梦雅,陈一锴.
山区圆曲线路段半挂汽车列车行驶安全性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15(3):109-117.
被引量:9
6
朱昊.
高等级公路超高渐变率的探讨[J]
.北方交通,2016(5):59-62.
被引量:3
7
易昕,张军华.
浅谈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设计[J]
.工程与建设,2016,30(5):615-617.
被引量:3
8
杨永前,黄红明.
S形曲线超高过渡设计方法研究[J]
.中外公路,2017,37(6):6-9.
被引量:7
9
杨洋,李莉莉.
国内外公路超高设计对比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中外公路,2018,38(3):7-13.
被引量:11
10
曹卫锋,拓耀飞.
多轴重载车辆在坡道上的动力载荷分析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42(3):407-4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傅兴春.
考虑排水的超高渐变率设计[J]
.中外公路,2019,39(5):5-8.
被引量:7
2
刘琦.
考虑纵坡影响的超高渐变率及排水设计研究[J]
.交通科技,2019,0(6):22-25.
被引量:3
3
王贵山,柳银芳,林宣财,李瑞杰.
公路缓和曲线应用探讨[J]
.中外公路,2021,41(1):1-4.
被引量:6
4
屈强,李星,吴明先,潘兵宏,王贵山.
基于行车稳定性的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对比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21,38(9):15-24.
被引量:3
5
倪小军,白秀银.
基于改扩容高速公路超高方式探究[J]
.中外公路,2022,42(2):259-26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肖明.
公路弯道横断面超高值的理论推导[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0(1):12-16.
2
屈强,李星,吴明先,潘兵宏,王贵山.
基于行车稳定性的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对比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21,38(9):15-24.
被引量:3
3
胡昌亮,刘冉,王贵山.
不设超高圆曲线路段道路几何设计探讨[J]
.中外公路,2021,41(5):1-5.
被引量:5
4
张庆,贺伟.
考虑雨天运行安全的高速公路合成坡度与超高渐变率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21,6(20):29-30.
被引量:1
5
张治国.
多路拱法在改扩建设计中的研究应用[J]
.公路,2022,67(4):98-100.
被引量:5
6
张治国.
缓和曲线取值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分析与研究[J]
.公路,2022,67(6):74-77.
被引量:4
7
邓健.
GIS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
.新材料·新装饰,2022,4(16):136-138.
8
张驰,向宇杰,林宣财,张昆仑,周郁茗.
考虑坡面排水的公路超高缓和段坡度组合设计[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8):2278-2286.
被引量:2
9
张彬.
高速公路路线中缓和曲线长度设计[J]
.交通世界,2022(32):85-87.
10
董华珍.
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2):222-225.
1
何志刚,蔺鹏臻.
考虑截面配筋的变截面悬臂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0):2154-2161.
被引量:3
2
张占玲.
中专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法应用误区及纠正[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8(5):30-30.
3
纪晓燕.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7):108-108.
4
马驰,刘世忠,冀伟,李爱军.
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8,35(2):62-71.
被引量:17
5
张国旺,杨之.
曲线对称性的解析研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6(Z2):75-77.
6
陶炳炎,汤志成,张定琪,朱益安.
积温对冬小麦茎、叶及生物学产量形成的影响[J]
.大气科学学报,1987,30(3):321-330.
被引量:1
7
郝金东.
公路超高过渡段设置方式的探讨[J]
.林业科技情报,2017,49(3):95-97.
被引量:1
8
余文胜,张忠祥,吴先良,张奥运.
一种紧凑型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J]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37(4):79-83.
被引量:9
9
范婕,蒋有录,崔小君,朱建峰,陈杏霞.
恢复不整合剥蚀厚度的旋回分析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47(2):323-331.
被引量:6
10
林志英.
基于最小合成坡度检验道路安全新模式[J]
.湖南交通科技,2017,43(4):81-85.
被引量:1
中外公路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