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随机损伤理论的受冻融混凝土单轴压本构模型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受冻融混凝土材料的随机劣化性质,运用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应变等价性假设,建立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随机损伤本构模型.通过C50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冻融循环后的单轴受压试验,确定损伤变量的计算公式及模型的相关参数.经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的分析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作者
王燕
徐善华
李安邦
来朝辉
机构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处
《陕西建筑》
2018年第5期34-38,共5页
Shaanxi Architecture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混凝土
Weibull统计分布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金玉,曹建国,徐文雨,林莉,关遇时.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J]
.水利学报,1999,30(1):41-49.
被引量:277
2
段安,钱稼茹.
受冻融环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8(8):13-16.
被引量:35
3
覃丽坤,宋玉普,陈浩然,王列东,张众,于长江.
双轴拉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准则[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0):1740-1745.
被引量:27
4
吴政.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拉压全过程本构模型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1995,26(11):58-63.
被引量:28
5
林皋,刘军,胡志强.
混凝土损伤类本构关系研究现状与进展[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6):1055-1064.
被引量:21
6
李杰.
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新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750-755.
被引量:34
7
王春来,徐必根,李庶林,唐海燕.
单轴受压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1):151-154.
被引量:71
8
鞠杨,谢和平.
基于应变等效性假说的损伤定义的适用条件[J]
.应用力学学报,1998,15(1):43-49.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王春来,徐必根,李庶林,唐海燕.
不同围压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受压试验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24(4):4-7.
被引量:11
2
程光旭,楼志文,匡震邦.
一种基于材料延性耗散模型的疲劳损伤研究方法[J]
.力学学报,1993,25(4):496-499.
被引量:13
3
商怀帅,宋玉普,覃丽坤.
普通混凝土冻融循环后性能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2):9-11.
被引量:88
4
殷有泉.
岩石的塑性、损伤及其本构表述[J]
.地质科学,1995,30(1):63-70.
被引量:22
5
李兆霞,Mroz,z.
一个综合模糊裂纹和损伤的混凝土应变软化本构模型[J]
.固体力学学报,1995,16(1):22-30.
被引量:14
6
吴政.
基于损伤的混凝土拉压全过程本构模型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1995,26(11):58-63.
被引量:28
7
李杰,吴建营.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Ⅰ:基本公式[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9):14-20.
被引量:103
8
吴建营,李杰.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Ⅱ: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9):21-27.
被引量:35
9
宋玉普,赵国藩,彭放,胡倍雷.
多轴应力下多种混凝土材料的通用破坏准则[J]
.土木工程学报,1996,29(1):25-32.
被引量:36
10
谢和平,董毓利,李世平.
不同围压下混凝土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J]
.煤炭学报,1996,21(3):265-27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492
1
杨荣周,徐颖,刘家兴,丁进甫,程琳.
循环加-卸载下刚-柔组合体静态压缩行为及应力-应变关系[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42(S02):4216-4236.
被引量:2
2
白卫峰,王路静,管俊峰,姚贤华,徐存东.
考虑围压效应的混凝土统计损伤模型[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29(6):1500-1511.
被引量:2
3
王普,陈灯红,彭刚,王乾峰.
基于能量法的混凝土循环加卸载动态损伤特性[J]
.水利水电技术,2020,51(2):192-197.
被引量:7
4
金一峰,朱标,李清云,侯鑫,章万鹏.
青藏盐蚀区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研究进展[J]
.四川水泥,2022(2):80-82.
被引量:1
5
由爽,李飞,纪洪广,王洪涛,张乘菡.
高应力高水压下深部花岗岩力学响应联动机制[J]
.煤炭学报,2020(S01):219-229.
被引量:12
6
黄羽,刘强,李迪安,朱奇,吴一涵,庞博华,符露芬.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23,53(S02):1352-1361.
被引量:2
7
陆京海,孔庆华,于怀远,郑博.
压应力下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2,51(5):97-100.
被引量:4
8
李杰,李奎明.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试验[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24(4):12-20.
被引量:8
9
江俊松,王泽云.
浅析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对策[J]
.四川建材,2008,34(5):6-7.
被引量:8
10
王永红,陶峰,饶红胜.
多孔混凝土基层抗冻性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2007(2):26-29.
1
张君生.
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1):5-7.
被引量:3
2
陈林峰,张兴富.
浅析矿粉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J]
.福建建材,2018(5):16-18.
被引量:2
3
洪振箩.
超宽多跨跨线连续梁大体积C50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控制[J]
.低碳世界,2018,8(5):240-241.
被引量:1
4
潘守智.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与研究[J]
.四川建材,2018,44(5):14-15.
被引量:1
5
魏振.
机制砂在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2018,16(7):44-45.
6
崔维久,吴德龙.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J]
.建筑科技,2018,2(3):90-92.
7
王巧,王祖琦,宋普涛,周永祥,杨长辉.
低水胶比湿喷混凝土的可喷性能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18,45(6):1-4.
被引量:4
陕西建筑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