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生成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融通生成”的阶段。从这个视角来观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各部分,可理解为“物质为体,实践为用”的自然观,“和实生物,党群共创”的历史观,“主客融合,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知行合一,检验综合”认识论,“具体历史,推己及人”的价值论。由此,形成了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的发展启示。
作者
郑小升
机构地区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年第3期160-173,共14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文化
实践的唯物主义
中国化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1
曾斌.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99-101.
被引量:2
2
刘经纬,姜帆.
“爱人”——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
.理论探讨,2015(1):25-29.
被引量:4
3
侯耀文,周玉清.
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融通[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6,0(12):70-72.
被引量:2
4
张笑雨.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视角[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7(1):56-58.
被引量:1
5
王幸平.
契合、融通与创新: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读王家忠教授《哲学七讲(大众读本)》[J]
.潍坊学院学报,2017,17(1):115-116.
被引量:1
6
刘冬冬.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的可能性——以哲学为视角[J]
.西部学刊,2018,0(4):15-19.
被引量:2
7
张镇镇.
跨越时空的智慧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25-29.
被引量:5
8
达古拉.
从中国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J]
.才智,2013(8):237-237.
被引量:1
9
贾桠钊.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
.科学社会主义,2018(5):36-4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于阳,武小堉.
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融通[J]
.法制博览,2019(25):269-2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杜郑颖.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J]
.现代职业教育,2020(23):142-143.
2
王皓淼.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J]
.公关世界,2020(18):140-141.
1
马诚.
实践的唯物主义[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1):1-5.
被引量:2
2
梁文道.
你有教养的模样,是离离春日——愿你的美,在举手投足间[J]
.快乐阅读,2018,0(9):4-5.
3
沧南.
抗日战争决胜之道——纪念《论持久战》发表80周年[J]
.毛泽东研究,2018(2):89-97.
被引量:1
4
肖祥,张明琴.
浅析“和合”文化与道德人格培育[J]
.船山学刊,2018(3):100-104.
被引量:2
5
丁永杰.
中国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性建构[J]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8,5(1):63-67.
6
刘余莉.
立政德:领导干部的“必修课”[J]
.人民论坛,2018(19):19-1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