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利用画面造型生成隐喻到利用叙事结构生成隐喻,影像美学的建构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从人性书写的场景化、片断化到人性书写的情节化、过程化、心理化,从聚焦人性美的发现到聚焦人性美的毁灭,人性书写从启蒙主义走向批判现实主义;从平面化的孤立表现到立体化的双边交流与碰撞,民族文化的阐释从文化的误读、文化的利用与渗透等层面拓展了对战争反思的深度,从而更好地达到了以史鉴今的效果。这些纵深性演进,为中国抗战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140,共6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2017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十一世纪中国抗战电影的嬗变研究(2000-2016)"(项目编号:GD17XZW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