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被引量:
2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正确把握课程价值,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作者
杜建群
杜尚荣
机构地区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价值
大学生
标定
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战略需求
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99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416
参考文献
5
1
徐万山.
论课程价值的实现[J]
.中国教育学刊,2008(2):58-61.
被引量:16
2
罗平西.
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实施策略[J]
.继续教育研究,2016(1):16-18.
被引量:6
3
李青,杨昌鑫,吴珺婷.
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引导作用——以贵州省大学科技园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7):54-56.
被引量:2
4
毛有碧,刘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贵阳学院为例[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5):74-77.
被引量:3
5
翟博文,陈辉林,陈燕菲.
嵌入式大学三级众创孵化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7):28-3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文峰,李世云.
谈新形势下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10(6):68-69.
被引量:12
2
靳玉乐,杨红.
试论文化传统与课程价值取向[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6):62-67.
被引量:34
3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J]
.语文建设,2002(1):4-6.
被引量:33
4
郭元祥.
课程观的转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1-16.
被引量:137
5
余文森.
论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1):38-41.
被引量:13
6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9.
7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
汪丁丁.自由人的自由联合[M].福州:鹭江出版社,2000.
9
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27
1
黎星池.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孵化器建设路径研究——以贵州省高校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1):179-181.
被引量:11
2
田伟力.
从冲突视角解析大学生课程价值取向[J]
.成功,2011(7):27-28.
3
严晓霞.
家长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价值取向研究[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12(7):3-7.
4
王莉.
课程价值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构建[J]
.高校辅导员,2014(1):12-15.
被引量:4
5
陈小丽.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及原则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9):97-99.
6
王乃芳.
从课程价值的角度谈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85-86.
7
张铜小琳,李长吉.
我国课程价值研究二十五年[J]
.课程教学研究,2016(7):37-43.
8
张翠英.
“大众创业”背景下基于全程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16(12):26-28.
被引量:3
9
张铜小琳.
课程价值转变研究: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J]
.教育科学论坛,2017(4):16-18.
被引量:4
10
吴玥.
全民阅读视域下中小学阅读推广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2):123-12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99
1
倪向丽.
高校“专创融合”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S01):153-157.
被引量:55
2
文丽.
OBE理念下高职创新创业课程进阶式教学设计研究——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例[J]
.科教导刊,2023(12):76-78.
被引量:3
3
潘懋元.
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88,9(3):6-12.
被引量:127
4
王俊义,房德邻.
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4):69-76.
被引量:3
5
郭莲.
文化的定义与综述[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1):115-118.
被引量:52
6
吴向东.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被引量:184
7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被引量:3190
8
王智.
关系思维与关系属性[J]
.东岳论丛,2005,26(5):153-157.
被引量:16
9
杨菊华.
多层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J]
.中国人口科学,2006(3):44-51.
被引量:60
10
沃建中,杨伟刚,林崇德.
中学生聚合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6,12(4):297-30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6
1
钟磊,袁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定位、现实困境及策略选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4):121-125.
被引量:41
2
本刊编辑部.
2018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19,40(3):29-41.
被引量:11
3
陈姗姗.
面向2035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知识架构优化和调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J]
.继续教育研究,2019,0(6):63-68.
被引量:11
4
张亚珍,张广顺,邓安远.
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究——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01-104.
被引量:8
5
许玲,郭玉娟,陈丽.
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新定位与新机遇——基于“创新的教学法和新兴的技术”学术研讨会的反思[J]
.终身教育研究,2020,31(1):52-57.
被引量:6
6
林克松,熊晴.
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57-63.
被引量:188
7
张社强.
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3):156-162.
被引量:3
8
牛晓冬,牛晓琴,宋慧.
认知特征、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基于陕西、山西高校调查[J]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8):135-140.
被引量:6
9
林刚,王成春.
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76-84.
被引量:8
10
王向岭,杜棋东.
融入设计思维的创新创业教育微课:内涵、模式与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4):43-4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16
1
马凯.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质量与市场,2020(19):109-111.
被引量:3
2
黄建荣.
小学语文学科主题式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2(7):60-62.
3
陈涛,蒲岳,潘黎,韩茜.
中国教育研究演变:主题、逻辑及发展向度[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3(1):125-147.
被引量:1
4
何丹丽.
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探究——以宜宾传统书院楹联为例[J]
.学园,2019,0(16):103-104.
5
蔺海晓,王钦亭,赵宇,刘剑飞,焦华喆.
新工科背景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建设[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S02):139-143.
被引量:4
6
刘宏伟,王虹,王威,任旻琼.
产教结合视域下职业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建设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1):30-31.
7
吉晶.
云端互动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路径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4,35(10):13-15.
8
翟紫剑.
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山西青年,2020,0(2):64-64.
9
王婷.
在线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3):116-118.
10
王乐,张伟.
“赛教融合”:新媒体广告混合教学的实践[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9):125-127.
1
杜磊.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形成中的三元改革主体探索——以“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科学学研究,2018,36(5):783-789.
被引量:2
2
李国林,冯凌旋,崔冬.
上海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设想[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4):8-11.
被引量:6
教育研究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