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的中西美术比较采用了本质主义的比较模式。该模式存在着相异知识不能出现、言说过程忽略前提、双方话语比较的非历史化等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并非在中国现代美术知识的构建上,而是在民族身份的建构层面,他们用实用的需求和文化建构的需要来架构中国现代美术,而不是用审美的现代性诉求来含蕴社会需要和文化建设。这使得争论各方作为了中国国族建构和文化建构过程中相互竞争的声音和彼此共存的叙事而存在,而在知识层面的拓进不足,进而使得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进程步履维艰。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7-94,共8页
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