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译性限度又称不可译,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语音翻译、字形翻译以及词汇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尚未被充分挖掘。不可译大致有音译加注、释义、牺牲原文的形式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创造与原文相似的语音样式、变换说法、省略不译等几种补偿策略。两种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是不可译的浅层原因和直接原因,而两种语言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可译的深层原因。对于不可译而言,无论何种补偿策略都应关注目的语和原语在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寻求贴近目的语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
出处
《武陵学刊》
2018年第4期117-122,共6页
Journal of Wuling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译员群体研究:以广东十三行通事为例"(GD17YWW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