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位变奏思维模式探究 被引量:4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ways of thinking in counter-point variat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位变奏是以对位技法和变奏技法交叉形成的一种创作手段。本文根据思维及思维模式的特征和类型,通过文献分析和考证,提炼出了对位变奏思维的五种模式,即"增减式""更替式""置换式""间插式""复合式",并通过例证翔实这些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它们既是创作对位变奏音乐的技术支撑,也是分析这种音乐形式的理论工具。
作者 徐婧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37,共15页 Chinese Music
基金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对位变奏思维研究"(项目编号:FJ2016C11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张韵璇.作曲技术法则的历史规定性[J].中国音乐学,1998(4):95-104. 被引量:5
  • 2Fuller, Sarah. " Organum-discantus-contrapunctus in the Middle Ages. " [ A] Chritensen, Thomas, ed.. The Cam- bridge Historg of Western Music Theory [ C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77-499.
  • 3刘志明(编著).严格对位[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者,2000.
  • 4Bent, Ian. " Steps to Parnassus: contrapuntal theory in 1725 precursors and successors. " [A] Christensen, Thom- as, ed.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ory [ C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554 - 597.
  • 5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复调教研室.中国和声复调文论目录索引(1914-2010)[Z].中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文件,2010.
  • 6[美]瓦尔特·辟斯顿.对位法[M].唐其竟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 7杨通八.“论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A].和声复调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38.
  • 8张韵璇."沦支声音乐归属."[A].和声复调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56-166.
  • 9江江.“西方音乐理论名著翻译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2008(2):206-209. 被引量:2
  • 10李兴梧.“Polyphony”一词的音乐涵义与历史沿革解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1):67-7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45

同被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