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哲学“公”“私”议题中的性别政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期中国的性别研究中常会采取公私领域二分法来对女性社会生活场域加以实证研究,例如用这种分类来研究福利国家的"性别化"议题,用二分法直接考察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交织影响下的性别观念议题,探讨公私领域与女性活动空间的对等划分,讨论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议题等。
作者
江露露
机构地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理论经纬》
2015年第1期234-241,共8页
Theoretical Scope
关键词
性别政治
议题
西方哲学
“私”
“公”
社会生活
福利国家
家庭暴力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J.哈贝马斯.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
.社会学研究,1999(3):37-38.
被引量:212
2
熊跃根.
公/私二分法与福利国家的“性别化”——西方社会工作的现代性思考[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4):1-5.
被引量:6
3
钱秋月.
空间和时间视角下的性别正义实现路径梳理[J]
.妇女研究论丛,2014(6):5-9.
被引量:4
4
郑玉敏,李波.
针对女性家庭暴力的女权主义解读[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25(3):36-40.
被引量:2
5
顾辉.
国家、市场、社会和家庭交织影响下性别观念的回归[J]
.社会科学辑刊,2014(3):33-4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吕世伦,范季海.
美国女权主义法学述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76-84.
被引量:44
2
董溯战.
英、德、美三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以国家、市场和社会为视角[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35-38.
被引量:2
3
张立新.
社会性别意识对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指引——兼谈应对警察进行干预家庭暴力的培训[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3):16-20.
被引量:5
4
金一虹.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J]
.社会学研究,2006(1):169-196.
被引量:139
5
莫文秀.
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2):10-17.
被引量:10
6
付翠莲.
女性在公共领域“缺席”的政治哲学探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2):77-80.
被引量:6
7
[美] 南茜·弗雷泽著.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7、1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
[美]贝蒂·弗里丹著.女性的奥秘[M].巫漪云,丁兆敏,林无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0
吴小英.2003,《国家与市场意识形态下的女性沉浮》,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jtyxbyj/P020031107564982961954.PDF
共引文献
234
1
高小平.
公共领域的“转换态”性状及治理[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6):52-65.
被引量:3
2
黄大军.
扶贫题材电影民俗文化书写的三重向度[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1):68-74.
被引量:1
3
常启云.
论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情感公共空间[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1):213-225.
被引量:3
4
孔祥武,王勤晓,李相明,于园.
家庭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0(17):78-80.
5
王贤.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表现样态及建构措施——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24(3):90-95.
6
谢安民.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交往转向及当下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6):54-62.
被引量:5
7
石秋英.
女性主义文学教育研究——以小说《82年生金智英》为中心[J]
.中国朝鲜语文,2020(4):90-96.
8
叶俊,王苑奇.
重构公与私的界线:近代上海小报对另类公共领域的建构及其特征——以“驱逐棚户”报道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23,45(9):163-176.
被引量:2
9
杨庆伟.
网络在公共领域“去封建化”潜力分析[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10(2):11-14.
被引量:1
10
许英,马广海.
关于公共领域与信息时代的若干思考[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9-9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9
1
艾四林.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3):11-18.
被引量:96
2
陆炜.
试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思想[J]
.探索与争鸣,1992(1):15-20.
被引量:2
3
陈国庆.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及其启示[J]
.理论探索,2012(1):48-51.
被引量:9
4
田辉.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定位问题析论[J]
.理论导刊,2013(10):43-45.
被引量:5
5
谢立中.
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理论”:前提或限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5):142-148.
被引量:29
6
闵大洪,刘瑞生.
香港“占中”事件中的新媒体运用及思考[J]
.新闻记者,2015(1):65-73.
被引量:26
7
陈秋雷.
新媒体语境下经济新闻报道角度探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53-55.
被引量:4
8
郭小说,徐海波.
香港政治国家认同分析与实现机制研究[J]
.岭南学刊,2017(3):13-19.
被引量:3
9
黄国雄.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系统论探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3,44(1):7-1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徐海波,娄馨文.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及其与新媒体的相互影响研究[J]
.岭南学刊,2018,0(3):51-55.
被引量:1
2
娄馨文.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与公共领域理论[J]
.品位·经典,2023(13):82-8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文洁贤,张建华.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问题探析[J]
.岭南学刊,2021(4):90-94.
被引量:1
1
王晓婧.
探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建设路径[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10):191-191.
2
何祎金.
女性问题与古典社会学的性别政治——以孔德为个案[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0(3):92-98.
3
刘义.
伊斯兰教与女性主义:土耳其的性别政治问题[J]
.世界宗教文化,2018(4):39-47.
被引量:2
4
曹劲文.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J]
.湖南教育(D版),2018,0(3):31-32.
5
韩娟.
性善与性恶的当代教育价值审视[J]
.科教文汇,2018(12):95-96.
6
王猛.
斯特林堡剧作《朱丽小姐》的性别空间解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3):88-89.
被引量:1
7
陈丹琳.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责任教育摭谈[J]
.中小学德育,2018(7):54-56.
8
王润稼.
美好生活的显扬: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可行向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18(6):89-93.
被引量:22
9
毛国慧.
卡萝·丘吉尔《天之骄女》中女性身份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0(4Z):42-43.
10
朱斌.
建国初期新年画运动与主流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建构[J]
.现代哲学,2018,0(3):42-51.
被引量:9
理论经纬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