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比例函数单元教学起始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一些版本初中教材在反比例函数的起始教学时,都是从生活问题引入,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跟进一些巩固概念的例、习题训练,比如,练习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习题,反复操练、变式再练,等等.直到第2课时才组织学生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由于第1课时的教学任务简单,不少优秀学生处于"空转"状态.
作者
李庾南
刘东升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出处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反比例函数
教学研究
单元教学
第1课时
习题训练
函数关系式
教学现状
初中教材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4
1
李庾南,祁国斌.
自学·议论·引导: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范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9):4-11.
被引量:36
2
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预设[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10):3-5.
被引量:6
3
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群体议论[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11):3-5.
被引量:5
4
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相机引导[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12):3-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章建跃.
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教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10(11):2-6.
被引量:27
2
余慧娟.
我怎么看当下流行的教学模式——特级教师李庾南访谈录[J]
.人民教育,2011(7):37-41.
被引量:10
3
李希贵.
让教育赢得专业的尊重[J]
.人民教育,2011(8):11-11.
被引量:2
4
张奠宙,郑振初.
“四基”数学模块教学的构建——兼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5):16-19.
被引量:67
5
李庾南.
引导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的保证[J]
.数学通报,2012,51(4):22-26.
被引量:3
6
崔允漷.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一种增值的尝试[J]
.人民教育,2012(11):36-36.
被引量:26
7
刘东升.
江山无限景 都取一亭中——数学教学中“停”的感悟[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5):48-50.
被引量:6
8
逢人便道新风好 年前早有万象新[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1).
被引量:3
9
李庾南.
深化知识经验 实现自主复习——初三第一轮“函数复习”课堂实录[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3):19-21.
被引量:1
10
叶澜.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5):3-13.
被引量:163
共引文献
43
1
陆业春.
浅谈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有效听课的原因及对策[J]
.试题与研究,2021(32):59-60.
2
张秀英.
初中英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1):93-93.
被引量:3
3
朱悦.
明辨几何难点,找准教学用力点——以“圆周角(第1课时)”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0(1):5-7.
被引量:2
4
丁凤云.
研习“三学”理念,倡导“单元教学”——以李庾南老师“角(第1课时)”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1):10-12.
被引量:2
5
王友峰.
基于算理概括法则,潜移默化熏陶素养——以“有理数加法”情境创设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0(5):14-15.
被引量:2
6
张小祥.
李庾南典型课堂实录中教学生态的逐课优化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14):44-45.
7
王龙.
基于“问题驱动”,践行单元教学——以不等式单元教学起始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6):14-15.
被引量:2
8
李晓东.
基于“学材再建构”的“图形的平移(第1课时)”教学设计[J]
.数学教学研究,2018,37(2):24-28.
9
吕娟.
浅析初中数学复习课堂的“五步教学法”[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12):96-97.
10
贾贞锋.
明晰学段要求,践行单元教学——以“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单元起始课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7):10-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单墫.
数学课应当讲数学[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2006(11):30-31.
被引量:11
2
李桂仙.
用类比法引领单元教学的开展——以“反比例函数(1)”的单元教学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11):2-3.
被引量:1
3
钟启泉.
新旧教学的分野[J]
.基础教育课程,2014(7):74-74.
被引量:39
4
卜以楼.
大致 精致 一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学分析及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6):6-8.
被引量:13
5
潘龙生.
教学,少些一带而过[J]
.数学通报,2015,54(1):14-16.
被引量:39
6
李庾南,刘东升.
藤蔓之美:从数式方程走向变量函数——以八年级“函数(第1课时)”教学为例[J]
.数学通报,2015,54(2):40-42.
被引量:10
7
章建跃.
注重数学的整体性,提高系统思维水平(续)——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介绍[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0(3):4-6.
被引量:21
8
何明.
追求逻辑连贯、生长自然的教学设计[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3):13-15.
被引量:23
9
张奠宙.
关注“超经验数学”的教学研究[J]
.数学教学,2015(8).
被引量:8
10
章建跃.
教师数学素养与解题教学质量[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0(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0
1
王小燕.
明辨重点切勿“滑过”,类比教学特殊到一般——以二次函数起始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0(7):25-26.
被引量:4
2
谈兵.
乘法公式单元教学起始课教学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10):10-11.
被引量:3
3
刘东升.
践行“三学”,渐次生成“结构化板书”——以“分式单元起始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12):5-6.
被引量:14
4
蒋建东.
深刻理解函数概念,互动对话前后呼应——以“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4):3-4.
被引量:1
5
詹高晟,陈冠文.
凸显过程教学 促进深度思维——“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磨课思考[J]
.上海中学数学,2019,0(4):4-7.
6
陆燕.
明辨学段理解数学,想清学情重组学材——以苏科版“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8):11-12.
被引量:3
7
冒琳琳.
理解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0(10):12-13.
被引量:3
8
刘春书,刘东升.
章节统领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以“相似图形”(第1课时)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0(11):14-16.
9
柳凯.
“精致”走向“封闭”,“放开”才能“开放”——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细节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3):23-24.
被引量:2
10
张丽华.
学材重组:教师专业自主的追求——“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观课有感[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5):6-7.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魏世琼,陈文健.
基于“三教”理论 践行“用教材教”——以人教版“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为例[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4(4):30-35.
2
康妍赟.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路径的研究与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9):95-96.
被引量:1
3
徐燕君.
基于变式教学的全等三角形起始课教学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8):6-7.
被引量:2
4
刘东升.
践行“三学”,渐次生成“结构化板书”——以“分式单元起始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8(12):5-6.
被引量:14
5
夏冬平.
精选问题引出新知,明辨重点突破难点——以二次函数单元起始课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8):26-27.
被引量:8
6
吴晶.
“新知”遇上“旧知”:引导学生想通想透——从一篇学生写作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0(11):75-76.
7
杨玲.
关于“乘法公式”的几点教学建议[J]
.数学教学通讯,2019,0(29):57-58.
8
刘东升,涂春华.
作图活动驱动学程,关联问题走向深处——《圆》章末复习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与立意[J]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0(6):61-64.
9
顾为云.
重组学材串珠成线,结构板书渐次生成——以“概率初步”单元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0(12):12-13.
被引量:3
10
周伟星.
信息技术让“图形运动”教学更有几何味——以苏科版七年级“图形的运动”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0(1):5-6.
被引量:2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